“这次演训,部队齐装满员快速出动,与营区战备道路提升改造密不可分。”近日,参加完演训活动,驻军某部领导给洛阳军分区打来电话。这是洛阳市常态化落实党管武装制度,有效推动涉军问题解决,全力服务部队备战打仗的一个缩影。
洛阳市需要解决的涉军难题多、协调任务重。在今年召开的市委常委议军会上,驻洛某部提出,该部有两条训练道路路况差,路面损毁严重,其中一处“V”形弯道转弯半径小,装备通行困难,还有两座桥梁承重无法满足装备通行条件。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战斗力建设是头等大事,必须抓紧加以解决。会后,市县两级迅速行动,主要领导到一线现场办公,明确责任分工,相关建设顺利开工,按照部队需求有序推进。洛阳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江凌说:“对于部队提出的需求,只要事关战斗力建设,事关改革强军,不管再难都要第一时间全力协调解决,不要等到议军会上再研究解决。”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识和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像抓“项目”一样抓好涉军问题的解决,已成为洛阳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
近期,该市出台《加强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实施意见》,从6个方面明确加强党管武装的方法措施,区分市、县(区)和军分区、人武部两级50多个单位(部门)的具体责任,固化党管武装工作的经验做法,增强工作落实的刚性和实效性,做到解决涉军难题不凭感情、推动部队建设不靠关系,依靠制度机制常态化落实。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以来,部队移防换防较多,训练场地整合、营区合并等带来一系列新问题。驻洛某部根据上级要求,需要修建一个战术训练场,拟用单位空余房地产资源置换地方土地。由于该训练场整合扩容规模大,涉及部门多,办理程序复杂,协调难度很大。训练场建设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提升,洛阳军分区了解情况后,迅速协调军地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会后军地成立工作专班,指导所涉区、县签订土地置换框架协议,督促做好土地置换工作,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解决部队困难就是服务备战打仗、支持改革强军。”洛阳军分区司令员刁国泰表示,他们充分发挥“面向三军、协调军地”职能,携手地方党委政府全力支持军事设施保护、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安置、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维护等工作,保障部队集中精力备战打仗。
洛阳驻军多、兵员多,随军家属就业和转业安置压力大。为此,洛阳军地建立“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工作协作机制,聚合军地资源,推动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解决。
某部军嫂张冉冉就是协作机制的受益者。张冉冉随丈夫移防到洛阳,没想到半年多就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她告诉笔者:“在洛阳市事业单位编制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我能短时间内走上心仪的岗位,多亏了军地各部门的关心。”
去年以来,和张冉冉一样走上安置岗位的军属有87名。洛阳市还妥善安置216名军转干部、2880名退役士兵,将787名军人子女优先安排到教育质量较好的中小学就读。
这一协作机制由洛阳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李杏担任召集人,成员单位有军分区、市双拥办、退役军人事务局、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平时通过联席会议落实需要军地协商解决的问题,每半年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络员召开会议梳理军地难题,每季度一次。
今年初,洛阳军分区收到洛阳籍军校学员李晨燕来信,反映其母亲被地方一挖掘机撞伤,法院已判决,但被告人两年来拒不履行义务不予赔偿。该军分区迅速启动协作机制,协调法院依法强制执行。不到1个月,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维护了军属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洛阳市发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军分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坚持沉到一线抓工作、现场办公解难题,先后研究解决驻军8个方面116个矛盾问题,为驻军部队援建训练场8个,修建扩建战备公路或部队训练使用相关道路16条近百公里,保护军事设施60余处,为驻军部队建设、战斗力生成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