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言志,翰墨寄情。优秀的文艺作品大都关注时代、关切人民。毛泽东同志坚定的人民立场、鲜明的人民观点、厚重的人民情怀,不仅体现在他毕生的革命实践中,更浓缩在他“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的诗词之中。
分田分地真忙
1910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留下一首诗,夹在父亲的账簿里,踏上救国救民的漫漫征途:“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追求真理、改变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壮志豪情喷涌而出。
土地是人民的饭碗。在封建土地制度延续的几千年里,劳苦大众从未真正成为脚下土地的主人。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发刊词中指出:“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927年在醴陵考察期间,他提出,要彻底解决土地问题,重新丈量后,把地主土地收集再重分。同年9月,在湘赣边界稻菽千重浪的丰收时节,毛泽东发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拿起枪杆子要做土地的主人。起义部队没有沿用国民革命军番号,而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毛泽东特作《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正如所言,秋收起义如一声霹雳,在中国大地拉开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从“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黄洋界保卫战,到“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反“三省会剿”;从“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的第一次反“围剿”,到“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第二次反“围剿”,都是为了人民梦寐以求的一刻:“分田分地真忙。”
湖南的星星之火,后来逐渐在中华大地成燎原之势。1947年,中共中央工委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同年9月10日,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的百姓给毛泽东写信:“毛主席呀,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了。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字里行间洋溢着翻身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以及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无比感激之情。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共产党和人民心连心,人民领袖爱人民。在毛泽东心目中,分量最重和最牵挂的始终是人民。1925年初,毛泽东自上海中央机关回韶山,一边养病,一边从事农民运动。8月,他避开军阀追捕,秘密到达长沙。深秋时节,重游岳麓山、橘子洲,他独立湘江岸边,“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忆往昔峥嵘岁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联想到人民仍处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重压之下,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发出惊人一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忧国忧民之情激荡在岳麓山间、萦绕于橘子洲头。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当年秋,在红四军攻占上杭之后,有感于闽西工农武装割据的一片大好形势,毛泽东写下《清平乐·蒋桂战争》,开篇道出“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鞭笞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在瑞金沙洲坝期间,毛泽东住房外是条道路,了解到夜晚群众路过这里,因为夜黑不便,于是让人在靠路一面墙上开个窗户,以便让灯光从窗口照到路上。“打开一扇窗,照亮一片心。”乡亲们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
在延安,毛泽东得知侯家沟有两个村妇女不能生育,便找来当地领导,问是不是水有问题,并提议去中央医院把水验一验。当地领导担心这种小事医院不干。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对于共产党人来讲,群众的疾苦可绝不是什么小事。”
新中国成立前,致死率极高的血吸虫病肆虐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预防救治。1956年2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7月1日,毛泽东遥望南天、心潮澎湃,纵笔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这一天,正是党的37岁生日。第一首描写血吸虫病造成的悲惨景象:“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第二首描写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战胜瘟神、征服自然、建设伟大祖国的景象:“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最后以诙谐口吻追问瘟神归宿:“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对两首诗的提炼与总括,表明中国人民消灭血吸虫病、驱逐瘟神的坚定信心。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中,广大劳动人民始终处在社会最底层,人格被侮辱、利益被漠视、生命如草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有了主心骨,有了代言人,有了捍卫者。毛泽东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拥护革命的群众。”这些观点和情愫充盈在他的诗词中。
1928年秋,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毛泽东作《西江月·井冈山》以示庆贺:“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字里行间彰显了对由工农组成的红军官兵的无比信心。“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因为有人民群众这个“铜墙铁壁”,他对胜利成竹在胸。
毛泽东诗词中具有强烈而自觉的人民英雄观。如“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等等,无不显示出对人民群众巨大力量的高度肯定和深情礼赞。
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离开瓦窑堡,率红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2月5日,红军抵达陕北清涧县,当晚下起鹅毛大雪。第二天,毛泽东来到黄河岸边,察看地形敌情。站在白雪皑皑、苍茫辽阔的黄土高原上,眺望巍巍群山,对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思悟一起涌上心头,词作《沁园春·雪》喷薄而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都已远去,真正的英雄现在何处?毛泽东直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在词后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正像他指出的那样,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都能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了毛泽东人民观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到“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再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从本质意义上讲,都是人民的胜利,都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所坚持的人民观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