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辽宁省三年先后以三十五名退役军人姓名冠名创新工作室

老兵工作室产生“雁阵效应”


■潘红宇 本报记者 赵 雷 通讯员 冯名虎

11月2日,辽宁省总工会公示拟命名的2021年度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名单,看到“季雪峰退役军人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辽宁某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退役军人季雪峰激动不已。

以退役军人姓名冠名创新工作室,是辽宁省盘活人才资源、增强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活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19年开始,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省总工会,连续3年命名了35个退役军人创新工作室。

据了解,工作室的命名对象是在辽宁省内依法注册或者登记的企业、事业和其他组织及派出单位的创新团队,领衔人物或骨干成员须为退役军人,且已有效运行1年以上,以相对固定的团队协作模式开展创新工作。

命名后,省总工会为每个工作室发放1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提升师资水平等。

去年,退役军人石隆卿的动漫工作室被命名后,团队备受鼓舞。为回馈社会,石隆卿带领团队加大公益宣传,创作“大本哥讲防疫”等系列漫画和表情包,科普防疫知识,广受好评。

“我要永远做一名创新创业路上的战士,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辽宁某集团董事长、退役军人张铭怀的工作室首批获得命名。3年来,他将军人作风带入工作室,创新成果不断。针对国内固定报警设备终端分散、报警耗时长且需中转的问题,他带领5名退役军人和3名安防技术人员,研发出一键式求助视频对讲设备,获得广泛应用。如今,他创办的公司共吸收30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创新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以优秀退役军人创业者命名工作室,在退役军人群体中产生良好导向作用。“创新”“创业”,不仅成为辽沈大地很多退役军人挂在嘴边的热词,也成为他们实实在在的行动。

前不久,辽宁盘锦供电公司传来喜讯:退役军人、输电检修一班班长陈志恒研制的“无人机智能喷涂”技术,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

2020年11月,陈志恒所在的工作室获得命名。他带领的创新团队,一半以上成员是退役军人。

陈志恒带动职工改进工艺流程,推陈出新,取得丰硕成果。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220千伏等电“绝缘绳桥”,改变了国内带电作业人员进入电场的方式,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安全系数。

3年来,退役军人创新工作室逐步显现“雁阵效应”。截至10月底,这些工作室先后研发创新成果212个,发明专利146个,成果转化76个。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使企业受益,也让退役军人得到荣誉、受到尊崇。”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领导介绍,他们将组建企业家联盟和退役军人创业导师团队,进一步为广大退役军人创业者提供助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