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红旗渠》,把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勒紧裤带创造的伟大奇迹全景式展示在人们面前。听着那熟悉的旋律,重温那些熟悉的故事,充盈于我们胸膛的不只是激动和感动,还有对红旗渠精神的深刻领悟。
红旗渠,冠以“红旗”二字,不仅表明林县干部群众要把引漳入林工程建成一流样板水利工程的决心,还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动力。当年修建红旗渠时,工地上到处插满红旗,给人鼓劲加油;红旗渠胜利完工后,许多人把这些红旗珍藏起来,作为教育子孙后代的珍贵教材。如今,林州市博物馆收藏着一面红旗,尽管历经岁月沧桑而变淡,但在人们心中,它的颜色依然那么红艳鲜亮。
红旗代表理想信仰,红旗指引方向、给人力量。红军长征看到红旗,就看到了希望。红旗引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林县人民看到红旗,就增添了奋斗的勇气和信心。“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蓝天白云作棉被,大地花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当年红旗渠建设者的豪迈与乐观,穿越时空依旧震撼人心。红军长征靠什么取得胜利?张闻天说,靠的是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理想,“没有理想,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也走不了。”林县人民靠什么创造人间奇迹?同样靠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理想。没有理想,不用说修建上千公里“人工天河”,恐怕连一百公里也修不了。理想信念根植人心,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我们就能获得一种最持久、最深沉的内在力量,创造更多的人间奇迹。
当年修建红旗渠有多艰难,一组数据可见一斑:要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开山者自带工具,自备口粮,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在巍峨大山中。如今,收藏在林州市博物馆的一件国家二级文物——一把10厘米长、240克重的小铁钩,便是工程建设者们不怕牺牲、忘我奋斗的见证。落石和塌方,是红旗渠施工中最大的危险。开工之初,因落石频繁造成人员伤亡,有人打起退堂鼓。关键时刻,以任羊成为代表的凌空除险队站了出来。电视剧《红旗渠》再现了这一场景:腰间系一根粗绳,别上铁锤,手持带有除险铁钩的长杆,队员们从悬崖顶上吊下,凌空来回摆荡,用铁钩把险石一点点刨去、扒落。任羊成因落石坠下躲避不及被砸断门牙,麻绳磨断坠落,幸亏挂在树杈上才捡回一条命……开山者硬是用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人工天河”,彻底改变林县严重缺水的历史。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面临极端封锁,三五九旅将士一手拿锄,一手拿枪,将昔日“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20世纪50年代,10多万军民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革命气概,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成川藏、青藏公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林县人民靠苦干实干、拼命巧干,修建了堪称世界奇迹的红旗渠,81人献出宝贵的生命。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靠的是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精神在,血脉在,力量就在。
在红旗渠纪念馆里,静静地躺着一个普通的旧炸药箱。箱体的油漆已经开裂,箱盖上的铁环锈迹斑斑。箱盖内壁贴着一张泛黄斑驳的字条,“收据”二字隐约可见。当年,红旗渠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开工,数万人在山上安营扎寨,吃住在工地。修渠民工采用轮班制,而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则要长期坚守在一线,时间一长,随身携带的物品就多了起来。为解决衣物等生活用品存放问题,报请指挥部总指挥长马友金同意,工作人员每人可购买一个炸药箱。如今陈列在纪念馆里的这个炸药箱,是当年工作人员彭士俊捐献的。作为公私分明的见证,彭士俊把购买收据贴在了箱子上。
一个旧炸药箱、一张泛黄的收据,不仅是红旗渠建设者公私分明、清正廉洁的物证,也成为红旗渠建设账目明晰、制度严密的见证。红旗渠工程累计消耗钢材123.5吨、水泥6705吨、炸药2700吨……工程账本上的每一笔账都有整有零、清晰可查。历时10年,红旗渠工程没发生一起挪用修渠资金的行为,没有一个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有的只是以杨贵为代表的县委一班人率先垂范、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正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共同写就山河壮歌。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向外国友人介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渠水长流,追梦不休。红旗渠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源源不断的生命滋养,还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滋养,赋予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