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湖南衡东山区,水清天蓝,洣水河穿越河谷奔向湘江。河水奔流不息,带走了岁月,留下了一段感人故事。
2020年3月31日,衡东县南湾乡茶旺村91岁的郭吉桂去世。自从唯一的儿子陶荣华在1984年的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老人便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中。临终前,她紧紧拉着儿媳李发英的手说:“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李发英和陶荣华从小在一个村长大,情窦初开时,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1979年秋天,陶荣华高中毕业参军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1983年春节前夕,当上班长的陶荣华回家探亲,和李发英举行了婚礼。
就在儿子快要出生的时候,陶荣华随部队上了前线。他给儿子起名为陶凯,寓意让妻儿等着他从战场上凯旋。然而,母子俩没有等到那一天。在一场抢占某高地的战斗中,陶荣华不幸中弹牺牲。此时,妻子寄来装有儿子照片的那封家信,还静静地躺在后方营区收发室里,等待他的开启。
噩耗传来,李发英的世界坍塌了。然而,看着年迈的公婆和襁褓中的儿子,她告诫自己:必须要坚强,一定要为丈夫撑起这个家!
老人只有陶荣华兄妹两个子女,妹妹当时已出嫁,只有李发英守在老人身边。丈夫牺牲后,李发英擦干眼泪,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任。除了农忙时节插秧、收稻,平时还要上山挖竹笋、砍毛竹赚钱补贴家用,所有的艰辛被她咽进肚子里。由于过度劳累和悲伤,李发英一度精神恍惚,插秧时没有弄清自家责任田,在别人家的水稻田里忙了半天,直到对方发现后提醒,才发觉自己搞错了。
那些年,偏僻的茶旺村产业单一,村民们除了种植水稻,家庭收入主要靠山上的楠竹卖钱。本来,李发英家有70亩山林,可以靠卖竹笋和竹子来增加收入。然而,1996年,公公在水稻田边焚烧稻草,不小心引发山火,把邻居的山林烧毁,只好把自家的山林换给了对方,家里又少了一份收入。
上有老下有小,迫于生计,李发英开始外出务工。先是在附近的竹器加工厂当伐竹工,每天与男性壮劳力一道扛着粗壮的楠竹翻山越岭。后来,她又到株洲务工。她在外面省吃俭用,用打工攒下的积蓄,在亲友的接济下,新盖了4间大瓦房,让公婆搬出破旧低矮的老屋,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
两位老人在李发英的悉心照料下,逐渐走出失去爱子的悲伤,在宁静的山村安度晚年。公公在73岁时患病去世后,她对婆婆照料更加细致,悉心抚养儿子成长。
多年来,李发英心里一直渴望带着儿子去云南为丈夫扫一次墓。然而,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一直未能如愿。2019年清明节,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李发英终于如愿以偿。在麻栗坡烈士陵园,伏在丈夫的墓碑上,李发英失声痛哭:“35年了,儿子长大了,我今天带着他来看你。我会好好照顾妈妈,你放心吧!”
扫墓归来,李发英回到茶旺村,更加悉心地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直到两年后的春天,老人度过了91岁生日后安详离世。
陶荣华牺牲时,李发英才刚23岁。如今,37年的时光过去,昔日风华正茂的湘妹子已年过六旬。岁月催老了容颜,却带不走思念。多少个清冷的夜晚,丈夫一回回出现在她的梦里,只是梦里的丈夫依然守着边疆,每次都是短暂的停留,还未来得及说几句话就匆匆地离开……
在衡东,有一首名叫《一塘清水一塘莲》的民歌,唱出了当地群众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尽管李发英与丈夫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而她却用大半生在偏远的山村为爱守望,替牺牲的丈夫孝老养幼、尽孝尽责。李发英从不言悔。因为,爱情对她而言,就如这池塘里的水与莲,一旦嫁给了陶荣华,便是一生爱、一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