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屏幕,三代面孔。
10月25日,一场网络视频连线正在进行。
视频的这一头,是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白哈巴边防连官兵;另一头,则是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志愿军老战士、武警部队官兵和中学生代表。
“向老前辈致敬,我们会守好祖国边防,再立新功。”白哈巴边防连官兵站在中哈边境5号界碑前发出铮铮誓言。
“孩子们辛苦了,要注意安全!”志愿军老战士代表李立德殷切叮咛。
“你们保卫边疆,我们护卫家乡。”武警贵州总队黔东南支队官兵隔着屏幕向另一端的战友敬礼。
“长大后,我要加入你们。”凯里市第六中学学生代表发言……
远处的山顶已被白雪覆盖,坚守在西北边陲的官兵心中充溢着自豪。
白哈巴边防连指导员刘聪告诉笔者,视频连线的背后,有一段暖心的故事。
前不久,一份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包裹,跨越4000公里,送达白哈巴边防连。这份包裹里,装着黔东南州志愿军老战士、武警贵州总队黔东南支队官兵和凯里市第六中学学生向边防官兵表达敬意的视频和27封慰问信,还有记录抗美援朝老兵事迹的画册。
志愿军老战士李立德在信中写道:“你们克服种种困难,日夜守护祖国万里边防,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安全,让各民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你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光影闪烁,记录下老中青三代人对边防官兵的殷殷期许。“看着视频中抗美援朝老兵对我们的寄语和鼓励,我们更加坚定了戍边卫国的决心。”刘聪打电话向慰问活动的发起人、志愿军后代、黔东南州退休干部张林致谢。交流中得知抗美援朝老兵一直在关注边防建设,刘聪在请示上级获得批准后,决定进行一次跨越千里的视频连线,让老兵们看一看今日边防。
活动当天,不少老兵专门穿上旧军装,戴上军功章,早早来到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与武警贵州总队黔东南支队官兵和中学生一起静静等待。
不久,大屏幕亮起,中哈边境5号界碑前,白哈巴边防连战士代表排成一队,向大家介绍边防情况。
两代军人的对话仿佛是一场使命的交接,感染着现场的每个人。
视频切到白哈巴边防连俱乐部。“看过电影《长津湖》吗?”新闻报道员路兴友的提问,一下子让现场气氛活跃起来。
“李老,介绍一下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经历吧!”屏幕两头的青年提出同样的请求。
《长津湖》影片中的炮火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志愿军战士英勇战斗、敢于牺牲的故事,在官兵和孩子们心中激起波澜。从祖国西南到祖国西北,这场跨越时空的视频连线,让互不相识的三代人汇聚一堂。
上图:贵州省黔东南州视频连线现场。
下图:三代人同框共抒爱国情。
张梅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