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上战场的感觉!”9月26日,广西梧州,走下综合战伤救治比武场,桂林市雁山区民兵应急连卫生员杨回燕擦拭额头上密密的汗珠,发出感慨。
这不单是杨回燕个人的感受。别看综合战伤救治比武赛道只有短短70米,参赛者要完成抵近火线区、穿越染毒区、现场急救、伤员后送等课目。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检验匍匐、跃进等战术基础动作完成情况,考核面对土堆、染毒区、铁丝网等障碍物时的应变能力,还要在规定时间完成伤情排查、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难度和强度都很大。
“我们找到了上战场的感觉”是参加广西基干民兵群众性实战化练兵比武活动的民兵们共同的感受。年初以来,广西军区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开训动员令,按照“以战领训、全员参训、以比促训、新质强训”的原则,展开练兵比武活动,全面检验提高基干民兵编建质量、装备水平、训练成效,促进国防动员备战工作落地落实。
用战场标准设置课目
“硝烟味”弥漫比武全程
“我连续4年参加民兵集训,以往身上多是汗味,这一次是‘硝烟味’,回厂里的腰杆更直了!”上思县基干民兵连民兵黎华告诉记者,以往集训,总是走队列、舞盾牌、喊口号“老三样”,自己提不起兴趣,回去领导和工友问起参训经历也没啥好显摆的,“今年真的不一样了,值得一说的太多了!”
让黎华兴奋的“硝烟味”,在广西军区《基干民兵群众性实战化练兵比武规程》中体现为一个关键词——“实战”。围绕应急应战民兵可能遂行的各种任务,此次比武设置了轻武器射击、无人机侦察、电磁频谱监测、水上搜救、综合战伤救治、野战熟食制作等10余个课目;各类室外比武课目,要求参赛民兵必须按战场要求完成各类战术动作,遇到装备故障必须自行排除,遇到复杂天气时要坚持按比武要求完成课目,不中途暂停、不补时、不补考。
“民兵上战场,身份就是兵,必须用战场标准设置课目,才能磨练出能打仗的兵。”广西军区战备建设局局长李晓勇介绍说,为此,他们将模拟战场环境设置到比武课目中,让比的内容向实战聚焦、比的程序向实战靠拢、比的标准向实战对表。
未来战场是科技比拼
新质力量亮相即“亮剑”
“没想到第一次亮相就来真的,这个‘下马威’让人清醒!训练场不是‘秀场’,加入民兵队伍不只是政治荣誉,必须始终牢记姓军为战。”走下无人机侦察比武赛场,桂林市秀峰区应急连民兵曾靖益忙着向兄弟单位的高手请教操控无人机越障的窍门。
曾靖益所在的无人机分队是第一次参加民兵比武,他原以为就是象征性地出场“秀”一把。没想到在操控无人机完成穿越高低杠、绕桩飞行、穿越洞口、定点起落4个飞行动作后,他接到定向定位侦察课目演练命令,即在关闭无人机自动避障功能情况下,在规定任务区和规定时限内,使用无人机获取3类6个目标物的照片和坐标。曾靖益来自秀峰区城管大队,平时操作无人机主要是高空航拍辅助两违工作巡查。颇具战味的考核要求,激起了这位退役士兵的危机感和求知欲。
同样是“新人”的防城港市电磁频谱分队民兵曾辉宏也感受到了本领恐慌。电磁频谱监测课目比武,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在相应任务区内快速查找5个电台目标点位。曾辉宏紧张地操作手中装备,测定电台信号源位置,在地图上标画方向线,迅速向目标地域搜索前进……中秋风凉,曾辉宏的迷彩服却被汗浸透。
李晓勇告诉记者,编为战、训为战,民兵新质力量编建的目的是提升科技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让他们亮相即“亮剑”,目的是牢固确立向战为战的鲜明导向。下一步,他们还将结合此次比武中发现的问题,加大与地方党委政府对接力度,对民兵新质力量的建设目标、重点、措施等作出规范,打造“应急实用、打仗管用、规模适度、精干高效”的民兵新质力量队伍。
以比武牵引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跟我上”的骨干力量
赛后不离场,对手成师徒。9月23日,北海军分区训练场,刚刚在狙击步枪射击比赛中获得个人成绩第一名的合浦县民兵安全警戒连骨干满高峰,与战友分享自己的夺冠心得。无独有偶。无人机侦察比武结束,南宁警备区3名民兵找到作为裁判的行业系统专家:“帮我们开个‘小灶’吧,我们想尽快补上绕标竞速飞行‘短板’……”
比武活动提升了民兵“兵”的意识、砥砺血性担当。东兴市海上医疗救护连卫生员邱彦瑛,训练时腰部扭伤,但她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简单治疗后投入比武。许多备战比武的民兵白天在野外训练场摸爬滚打,晚上在教室复习理论知识至深夜……军区战备建设局参谋石涛告诉记者,此次比武中,各单位纷纷以比武为牵引,通过考核、竞赛等方式,逐级选拔民兵训练骨干,并扎实组织集中强化训练,同时邀请军兵种部队和院校业务骨干担任教练员,面对面教,手把手带,培养了一批懂专业、会组训、善管理的民兵组训骨干。
9月26日,随着最后一个课目比武完成,广西基干民兵群众性实战化练兵比武活动落下帷幕。在现场记者看到,与台上颁奖同样热烈的是台下的一个个“签约仪式”:防城港军分区邀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及驻地无线电爱好者协会的行家能手,赛后对电磁频谱监测专业民兵进行一对一操作指导;梧州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处长赵晓峰与比武中取得名次的民兵训练骨干一一谈心。他告诉记者,经梧州市军地相关部门研究,这些“武教头”将优先选调进入该市民兵训练基地担任民兵教练员,日常训练教练员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