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又见当年红军来

——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在为民服务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巴 涛 苏婷慧

“谢谢解放军,你们辛苦了,坐下休息一会儿吧。”

“看见你们,就像看到了当年的红军。”

10月上旬,刚刚完成支援老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的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医疗分队,顾不上休整,就地转入健康巡诊。

前段时间,当地发生疫情,群众就医就诊不便。为此,医疗分队医务人员马不停蹄地走村串巷,挨家挨户开展健康服务。

97岁的村民林茂发介绍,他所在的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是革命老区,这里曾是红军的地下联络站。当年的红军就是这样为乡亲们挑水劈柴、送医送药,还有许多红军战士为保护群众献出了生命。“医疗队员顾不上休息,耐心细致为我们看病,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红军的样子。”林老感慨地说。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离不开老区人民的鼎力支持和牺牲奉献。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该医院党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意识,模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持续开展“联勤军医老区行”活动,在回顾党的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把党和军队对老区的关爱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

在革命老区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该医院医疗队首先来到叶飞故居,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随后,医疗队员们携带医疗设备、专用药品为村民开展疾病诊治、健康宣教和防疫消毒。临别时,村民们带着鸡蛋和水果自发到村口送行。望着老乡依依不舍的眼神,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洪原城深有感触地说:“能为老区人民群众做实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

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在该医院军史长廊的陈列柜里,有一个物件特别显眼——搬砖器。1963年,该医院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移防到泉州,村民看到医务人员肩挑手扛建设营院,就自发过来帮忙,还有一位村民送来了自制的搬砖器。营房建成后,搬砖器却无人认领,至今没法归还。后来,医院建设军史长廊时,搬砖器被“请进”陈列柜里,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搬砖器虽小,却是军民鱼水情深的最好见证。”该医院院长黄楚恒介绍,从最初只有十几人的野战休养所,到如今成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无论如何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未改变。医院先后获得了“八闽慈善奖”“福建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如今,每逢新兵下连、新干部报到、文职人员入职以及重大节日和发展党员等时机,他们都会组织参观院史长廊,引导官兵赓续优良传统,培塑为民情怀,引导和激励官兵续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服务老区学党史,时时处处是课堂。在96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姚学智家里,医务人员认真细致为老人检查身体,并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专门制定了一套自我锻炼保健方案。临别时,姚老嘱托医务人员:“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这支队伍克敌制胜的‘法宝’。有了这个‘法宝’,人民军队就能一往无前,战无不胜。”

在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的故里——永春县介福乡,乡亲们深情讲述了林俊德一生奋斗、至诚报国的故事。该医院骨科主任赵枫感慨地说:“林俊德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事迹,激励着我们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的建党精神。”

为民服务无终点,党史学习在路上。据了解,年初以来,该医院先后抽组230余人组成专家医疗队,30余次前往驻地革命老区和乡村街道,为4500余名群众上门送医送药。“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光荣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不能忘,这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守护好老区人民的健康。”该医院政委戴晓芳表示。

上图:医疗分队为老区群众巡诊。陈斌贵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