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奇袭武陵桥


■宁政杰 高 凯

电影《奇袭武陵桥》的说明页

1950年11月底,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正式打响。为达成24小时内攻占德川、全歼南朝鲜军第7师的战役目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军长梁兴初派出一支侦察支队,秘密插入敌后,打算炸毁武陵桥,阻断敌人退路。侦察支队由38军军部侦察连、113师侦察连、两个工兵排和部分医务、翻译、向导等人员组成,由军侦察科长张魁印与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率领。11月24日晚10时至26日7时50分,侦察支队强行军180余公里,秘密穿插至敌后,成功破袭敌重要交通要点武陵桥,为保障38军主力歼灭南朝鲜军第7师起到重要作用。

优选穿插路线。穿插路线选择正确与否是奇袭成功的关键。支队组建后,立即开赴前沿的松山里北侧集结,并展开敌情研究、勘察地形。很快,支队发现松山里至浦洞一线可能是南朝鲜军第7师和第8师的接合部,为敌部署中的间隙,便决定以此为渗透点,从两个师接合部的间隙插入其纵深,制定了“松山里-浦洞-新坪里-大同江-莫滩里-南中里-仙游峰-武陵里-武陵桥”的穿插路线。

选择此路线,主要是利用敌人麻痹疏忽、戒备不严的弱点。在与敌遭遇前,出敌不意大胆地沿大路前进,既能够争取时间,也利于争取主动;在与敌遭遇后,主动离开大路、避敌追击,在荒山密林中快速穿插,让敌难觅我踪迹,确保能够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集中全力保障。奇袭武陵桥关系到能否将敌困于德川并全歼、阻敌南逃北援,也可以说关系到整个二次战役西线的全局。为此,38军军长梁兴初亲自决策,并得到彭德怀司令员的大力支持。侦察支队虽然只有323人,但军长梁兴初不仅挑选了军部、113师的精干侦察力量,还协调了13名朝鲜向导、1名英语翻译和众多医务人员加入,并将军里1名译电员也分配给侦察支队。与此同时,他还为侦察支队调配600公斤炸弹,充足的子弹、手榴弹,并准备了南朝鲜军和美军的军服及部分装备;在支队通过敌前沿时,还命令给予炮火掩护。这些举措为侦察支队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实施穿插作出了有力保障。

尖兵行动迅速。在穿插途中,侦察支队以尖兵班为“触角”及时了解敌情动态。接近敌前沿时,我军发现敌正在构筑工事,乘敌不备捕捉敌两名哨兵,经教育后令其担任向导,有惊无险地从浦洞敌据点通过。到达大同江渡口新坪里后,前卫尖兵与敌遭遇,先敌开火,毙伤敌数十名,俘敌6名,并通过强大的政治攻势,将南朝鲜军俘虏策反。据俘虏供称,该处为敌一个大队,共约300人,莫滩里水电站则有“联合国军”一个联队驻守。根据该情况,25日1时20分,尖兵班快速越过大同江,控制江岸附近的制高点,掩护全支队沿着水深1米的徒涉场顺利渡过大同江。

情况处置得当。此次行动中,侦察支队323人经过一天两夜的穿插渗透180余公里,人员多、装备多、路程长,且道路复杂,既有大路行军,又有荒山密林。即使是在没有敌情的情况下,到达目的地也很困难,况且途中还需处置通过敌封锁线、哨卡、与敌遭遇等多种情况。我军指挥员、战斗员、朝鲜语翻译、英语翻译相互配合,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机智灵活的处置。同时,我军巧妙利用敌军官兵上下级之间的矛盾,顺利通过哨兵关卡,提前3个小时到达武陵里,高效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作战部署合理。侦察支队到达武陵里的时间大约为11月26日凌晨3时,敌人尚在熟睡之中。支队长张魁印确定了“两边阻击、突然袭击、快速爆破”的战法,即军侦察连负责消灭大桥守敌,并掩护工兵排炸桥;113师侦察连占领大桥两侧有利地形,阻击南撤北援之敌,掩护炸桥行动;配合侦察支队行动的朝鲜游击队在大桥南侧占领有利位置,负责袭扰北援之敌,迟滞敌人行动。

作战打响后,军侦察连首先对守桥之敌发起突然袭击,敌人四处溃逃,除伤亡、被俘外,少数逃往山里。其他各组相互配合阻敌增援,爆破组从冰面上搭人梯将160公斤炸药安放好,于26日7时50分成功炸毁武陵桥。

政治工作有力。侦察支队出发前,军首长亲自进行战斗动员,讲清完成任务的意义,分析利弊条件,增强了官兵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完成任务的信心。行军途中,侦察分队严守群众纪律,注重军民团结。到达浦洞后,通过当地群众了解敌人情况;在仙游峰,一位朝鲜老人带病为支队当向导,保证支队提前到达武陵里。

整场战斗中,侦察支队只有一人牺牲。这场传奇般的战斗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改编为军事教育片《奇袭武陵桥》,因反响极佳,后又翻拍为电影《奇袭》,在我国的军事电影史上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笔。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