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公元1472年-公元1529年),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他曾经隐居会稽阳明洞,创办阳明书院,故后人也称其为“阳明先生”。王阳明在儒学上卓有建树,建立的“心学”对当时及晚明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他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军事家。王阳明不仅对古典兵学有深入研究,而且善于将之运用到战争实践中。
去患求善,慎重为战
王阳明始终将战争视为“凶器”或“危物”,这是对老子和墨子等先哲的继承。这种慎战态度,与孙子也较为接近。王阳明认为,战争是迫不得已时才能使用的最终手段,也即孙子所说的“非危不战”。他在《平茶寮碑》中写道:“兵惟凶器,不得已而后用。” 在一篇祭文中,他出于对阵亡将士的感伤,再次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指出:“古者不得已而后用兵,先王不忍一夫不获其所,况忍群驱无辜之赤子而填之于沟壑?”
相比战争,王阳明更希望通过政治手段来平息纷争。例如当发生叛乱,他更主张使用安抚手段,而不是动辄发起征讨。在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的一份奏疏中,王阳明详细论述了征讨战争的“十患”与政治安抚的“十善”。王阳明将征讨战争的“十患”总结为“伤伐天地之和,亏损好生之德”“兵连不息,而财匮粮绝”“溃散逃亡,追捕斩杀而不能禁”“百姓饥寒切身,群起而为盗”等; 将政治安抚的“十善”总结为“培国家元气”“百姓无椎脂刻髓之苦”等。很显然,“十善”与“十患”的对比,表现出王阳明对待战争的鲜明态度。
王阳明坚决反对无端发起战争,正是因为他曾亲身经历数次战争,亲眼目睹过战争带来的巨大危害。在他看来,是否发起战争,需要充分论证,进行多方利害权衡。如果可以通过招抚等手段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就努力争取和平解决,切不可将百姓无端推入战争之中。
整饬边务,赏罚分明
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明朝已日薄西山,逐渐步入衰落。面对内忧外困的局面,王阳明积极思考对策,上书朝廷《陈言边务疏》,为整饬边务建言献策,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加强军队建设和管理。王阳明借用《孙子兵法》中的“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一语,强调加强战备、增加防守实力的重要性。同时,他也高度重视加强部队训练工作,提升军队战斗力。
他首先强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即“蓄材以备急”和“舍短以用长”。这就是说,不仅要重用人才,而且要做到用人之所长。他建议改革选拔人才的制度,把那些“文武兼济之才”选拔出来,既“习之以书史骑射”,也“授之以韬略谋猷”。其次则是做好军备物资的储备和保障,即“简师以省费”和“屯田以给食”。一方面实行精兵政策,减少军费开支;另一方面解决边境官兵的吃饭问题。为此,王阳明建议非战斗部队积极参加屯田,即“分屯其地,给种授器,待其秋成,使之各食其力”。
此外,王阳明还提出加强军队管理,他的主张是“行法以振威”和“敷恩以激怒”。他列举李光弼、狄青等名将治军的例证,说明从严治军的重要性。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他也注意提高对士卒的奖励,此即“敷恩以激怒”。只有落实好赏罚制度,才可以让全体将士令行禁止,奋勇向前。王阳明建议朝廷关心士卒和其父母子弟的疾苦,并对死难将士加强抚恤,让“死者皆无怨尤”,从而“生者自宜感动”。
巧用谋略,诡道胜敌
王阳明的兵学思想并非“纸上谈兵”,他亲身参与过多次平叛战争,战绩斐然。他也由此给后人留下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印象。
正如王阳明一贯主张的“知行合一”,他不仅精研古代兵典,也在战场上灵活运用。在战争实践中,他将兵家的用兵谋略与儒家的治国安邦之策相结合,推动了兵学与儒学的融合。
王阳明指挥的平叛战争,计谋皆堪称精妙,而且非常高效。他善于抓住有利战机,果断发起攻击,力争“一战而破强胡”。
熟读儒家经典的王阳明并不迂腐,而是非常善于变通。在情势紧急时,王阳明不拘一格,大胆运用伪造檄文的手段来威慑敌方,充分体现出他出众的胆识和灵活务实的能力。精研《孙子兵法》的王阳明,用兵多用诡诈之术。得知敌我双方在兵力上存在差距,他便使用欺骗手法来调动敌方,等待援兵的到来,积极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得知叛军围攻安庆,王阳明立即指挥军队全力进攻南昌,巧妙运用孙子“以迂为直”的策略和孙膑“围魏救赵”的计谋。王阳明对情报的重视、对间谍的使用等,也都与孙子的用兵方略颇有相似之处。可以看出,硕儒王阳明熟悉并善于运用兵法,体现出明显的兵儒合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