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刻刀下的红色情怀


■向贤彪

瑞金,一片红色的热土。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宣告成立;1934年,中央红军从瑞金云石山出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留下许多感人的红色故事。

原工程兵某部退役军人严恩浩就生长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打小父母就带他到沙洲坝看红井,感悟领袖的为民情怀;到叶坪红军广场看纪念塔,感悟当年战斗的壮怀激烈;到苏维埃代表大会旧址看文物,感悟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今天,严恩浩以刀为笔,创作出一幅幅讴歌瑞金、讴歌红军、讴歌党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版画佳作,《春》《金色沙洲坝》《金色岁月》《罗汉岩》《红都·中央大礼堂》《叶坪晨曦》《共和国摇篮》等红色题材作品,陆续亮相于江西省和全国美展中。

红色,象征热烈、体现纯粹、预示希望。严恩浩的版画作品,善于气氛的营造,用简洁有力的刻刀,展示扣人心弦的场景,体现史诗般的壮美。如《金色岁月》套色木刻,他采用静物素描的手法,将斗笠、水壶、草鞋、军号和枪刺组合在一起,再将画面依次推至远方,以苍劲的古樟、红色的枫叶、天边的云霞作烘托,达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目睹此画此景,我们仿佛沉浸于如火如荼的烽火岁月,仿佛听到激昂的马嘶声、枪炮声。在《金色沙洲坝》中,作者用铺天盖地翻滚的枫叶、火红赤艳的色调,表现苏区风起云涌、激情如火的革命景象,预示着红色一定会铺展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们带来信心和力量。

一次,严恩浩正在画室构思新作。突然,一阵清脆的声音传入他的耳际:“妈妈,那是当红军的姥爷吗?”他抬头一看,一个女孩正指着挂在门口的一幅红军木刻作品向母亲询问。严恩浩循声走了过去。一番交谈后,他了解到女孩的姥爷是位老红军,可她和母亲都未曾见过。看到母女俩期盼的目光,他让她们留下地址,请女孩将姥爷的照片寄一张来。他要创作一幅“红军姥爷”的木刻版画,送给她们。

送走母女俩后,严恩浩陷入了沉思:在这片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有多少革命前辈和英烈留下光辉的足迹、创造非凡的业绩,他们的后人却没有见过他们,留下永久的伤痛和思念……于是,他将刀锋笔触延伸到为革命前辈、英雄人物塑像上来。笔绘刀刻线条酣畅、笔墨静穆,意境朴实而庄重,诉说着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光辉灿烂的人生经历,包含着作者对他们的仰慕与敬重。在严恩浩的作品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目光如炬、谈笑风生,充满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断肠明志”的红军师长陈树湘面容坚毅、视死如归……

剧作家曹禺曾这样说:“真正打动人的东西,是作家的那个极其亲切又极其真实的,他感受到的、思考过的问题和他的答复。”当笔者就这段话与严恩浩进行交流时,他脱口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个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感动后的思考,便是创作的种子。它来自生活。”

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严恩浩的新作《征途·1934》应运而生。画面上是一位头戴斗笠、身穿蓑衣、佩刀行军的红军形象——以坚实的背部展示力量与自信,拄着拐杖坚毅前行。他是初上长征路还是刚结束了一场恶战?或是刚休息片刻又继续前行?这幅受到广泛赞誉的作品,引起观众的猜度和遐思。严恩浩足足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完成创作。他一次次在云石山红军长征出发地徘徊,一次次面对斗笠、蓑衣凝思,一次次在感动中不能自已,终于让心中的种子破土发芽,达到从感动自己到感动观众的艺术效果。

从在部队创作幻灯片开始接触版画艺术、从家乡的红色土壤中生发创作灵感,无论取得多大的艺术成就,严恩浩都说自己是普通一兵。他执着地认为,红色是瑞金的底色,要用自己的刻刀记录、沉淀这永远的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