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铁桶运输”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瓜岛战役后期,盟军逐渐取得战争优势,对瓜岛附近海域日夜封锁,致使日军无法向守军运送补给物资。对此,日军制定了“铁桶运输”计划,他们打算将补给物资和急救药品装入铁桶,用绳子串联,由驱逐舰带到瓜岛附近海域,再割断绳子释放串联的铁桶,让其随潮汐漂流到近海海域,再由岛上部队派出汽艇拉回。

1942年11月29日,日军第一次实施“铁桶运输”计划,6艘驱逐舰携带1000多个铁桶向瓜岛高速行进。起初,美军误以为驱逐舰扔下的铁桶是水雷,见日军派出汽艇打捞,才意识到日军在运送物资。后来,再次尝试“铁桶运输”的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携带的铁桶只有约五分之一被拖回海滩,其余的被美军飞机尽数扫射击沉。经过数次失败,日军最终不得不放弃“铁桶运输”。

“黑寡妇”战斗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军的夜间轰炸给英国带来重大损失。因此,盟军迫切需要能在夜间作战且火力强大的战斗机。

就在这一时期,美国人杰克·诺斯罗普设计了一款夜间战斗机,代号为P-61。机身长14.9米,翼展20.2米,配备两台大功率活塞螺旋桨发动机和大口径机关炮。P-61全身涂装为黑色,便于在夜间“隐身”出动。它采用了英国当时最先进的雷达导航技术,配备的雷达系统可在夜间搜索和打击敌机,是名副其实的“夜战机”。其出色的进攻能力让飞行员们为其取了“黑寡妇”的绰号。P-61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有3位乘员的重型战斗机。1942年5月,“黑寡妇”实现首飞,此后陆续交付使用。在欧洲,“黑寡妇”中队所向披靡,不仅击落多架纳粹德军战机,还曾成功拦截纳粹德军用来打击欧洲各国的V-1飞航式导弹。

1944年10月,美军第426和427“黑寡妇”中队相继被派往中国参战。两个中队的作战区域东起湖北老河口,南抵广西桂林,北至陕西南部地区,曾多次为盟军战机提供护航,也多次击落日军战机。

(张 军 郑大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