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切实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质效


■石纯民 董建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未来战争是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联合作战,战场空间广、战斗消耗大、战情转换快、保障对象多,这对国民经济动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未来信息化战争,只有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动员功效,精准保障作战所需,才能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树立科学的国民经济动员观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国民经济动员是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活动,效果显现在战时,动员准备靠平时。只有认清和把握国民经济动员发展趋势,树立科学的动员观,才能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质效。

树立精确动员观。未来信息化战争,作战行动日趋精确,“精确用兵、精确打击、精确保障”成为其突出特点。这就决定未来国民经济动员必须走精确化动员之路,努力实现动员过程最优化、军事效益最大化。机械化战争时代,由于战争周期相对较长,无论是作战部队还是动员部门,都有多多益善的思想,实施的是粗放型经济动员,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曾动用4万个集装箱才将剩余的作战物资运回国内。信息化战争时代,战争节奏加快、战争周期缩短、作战规模变小,为实施快速机动,达成速战速决的目的,作战力量的携行量日渐减少,需要实施精确化保障,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提供精准的物资保障。特别是战争已进入“秒杀”时代,过多的保障物资不仅增加运输保障负担,还容易被敌人发现,暴露作战动机。因此,未来战争,国民经济动员应由粗放型动员向精确化动员转变,实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哪里缺补哪里,几时需要几时补”,在保障物资、时间、线路、地点上做到精准无误。

树立法治主导观。经济环境决定国民经济动员基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来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壮大,动员资源越来越多分散在非公有制企业和单位,而国防物资属于公共产品,供给者通常较难从中获得更多利润,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营企业一般不愿意参与。但这类产品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政府必须借助宏观调控,确保公共产品供给充足。因此,在行政手段不断弱化的情况下,只有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动员法规制度,在相关法律授权下实施依法动员,才能有效解决上述矛盾。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当下,国民经济动员应根据打赢信息化战争和平时应急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和完善市场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体制机制,实现由“行政主导型”向“法治主导型”转变。这既合乎时代需要,又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必然选择。

树立物资产能储备观。谁能在战争最需要的时候,迅速把经济实力转化为战争能力,谁就能赢得战争先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研制费用越来越高、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物资保障需求也随之不断变化调整。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当今时代,过去的国民经济动员物资产品储备观,已难以适应经济和战争发展的需要。过多的物资产品储备不仅耗资巨大,还容易因过时被迫淘汰,给国民经济带来较重负担。同时,信息化战争消耗呈几何级数增长,动员资源的种类与数量可能更加庞大,一旦爆发战争,无论储备多少产品,随着战争进程的延续,很容易被快速耗尽。因此,必须依靠巨大产能的快速释放,以及庞大生产潜能快速转化为生产能力,否则就难以保障战争所需。

夯实国民经济动员的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随着战争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战争面貌和国家经济运行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质效,需要不断夯实国民经济动员根基,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速推进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国民经济动员组织架构,着力解决阻碍国民经济动员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确保国民经济动员快速高效运转。

强化国民经济动员组织领导。国民经济动员涉及范围广、部门多、数量大,包括能源、卫生、食品、被服等物资,既有公有制企业又有私营企业,需要抓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建设好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专业保障力量和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探索建立“军政企三位一体”动员中心领导机制,健全完善以行业为主线、以企业为主力、以政府为主体、以军队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动员运行格局。尤其要加强专业保障力量建设,在国动委统一安排下,将国民经济动员专业保障队伍与民兵预备役整组一并筹划、同步展开、统筹推进。在具体编组上,以物资、工程、卫勤分队为重点,根据保障任务需求,灵活编组联合保障大队,做到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专业保障队伍平时由组建单位管理和使用,战时由经济动员部门统一调配使用。

推进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时代,面对未来信息化战争和智能化战争的考验,实现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统计、管理和使用的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不二选择。依托政府政务网、信息管控网和军队综合信息网,联通国家、战区、省、市、县经济动员信息系统,集成各方资源,建立信息互通、纵横互联的国民经济动员网络体系。同时,规范标准设计,按照国标、军标及国民经济动员行业标准,采取统一的网络接口标准、数据转换标准,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交互数据网,实现动员潜力资源全领域的实时感知和快速更新。另外,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打通军地信息数据链,实现军地数据的横向共享、纵向互通。

健全国民经济动员运行机制。在新军事变革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涉及要素更多、动员领域更广、协调难度更大,需要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动员工作制度,理顺内外之间、军地之间、上下之间的工作关系,科学区分任务,切实解决好职能交叉、关系不顺等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高效开展。其次,要保护好动员对象的经济利益,采取签订保护采购合同、出台生产优惠政策、设立动员基金等措施,把落实军事需求与企业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参与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积极性。再次,要实行有偿动员与强制征用相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落实军事需求将主要采取有偿方式,但应结合运用强制手段以保证动员需求的落实。在平时重大军事行动和部队演习期间,应加强军地协商,采取赔偿、补偿等形式,解决必要的保障等问题。切实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积极贯彻军事需求,使具备一定国防潜力的经济成分处于预备状态,从而有力地增强国民经济的国防功能,为实现快速动员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法规。目前国家已出台国防动员法,在此基础上,应抓紧出台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法规政策,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动员的目标、原则、范围,准备与实施的程序,军队和地方各级动员主体的组织体制、职责、权限与相互关系,以及各级各类动员组织应履行的义务和违规处罚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如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相关法规、物资动员相关法规等,使国民经济动员做到有法可依。另外,地方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经济动员项目管理的实施细则,形成系统配套的国民经济动员法规体系,确保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抓好国民经济动员对接演训

战争既是经济实力的比拼,也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来战争消耗大,需求物资种类多,保障对象复杂,为确保战时国民经济动员顺畅运转,将国民经济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需要树立底线思维,在平时多制定几套方案预案,通过实战化演练检验其可行性,从而不断地完善补充,以满足战时需求。

力求动员供需无缝对接转化。国民经济动员涉及军地双方,实施精确动员,必须弄清支援保障作战对象需要什么物资、需要多少以及保障时间、地点。同时,还要摸清地方哪些企(事)业单位有什么物资、有多少,能否直接拿来为战时所用,产能情况怎么样等诸多情况,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因此,要做好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工作,及时更新统计数据,提高潜力数据保鲜度。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平台,根据战争发展变化、支援保障对象的需求调整以及产能的发展,定期组织召开军地联席会议,明确物资保障的种类、数量、运输、对接方式等,推动国民经济动员紧贴作战保障需求、无缝对接。

制定动员方案预案。动员方案预案是国民经济动员专业保障队伍战时的“路线图”。要按照一项作战行动配备一套经济动员方案预案的标准,组织制定各类方案预案,做到左右配套、军地衔接。特别是要把专业保障队伍编组使用、储备物资预置与运输等内容的筹划具体化,把集结地域、机动方式、行动路线、联络方法说明白、讲到位,确保方案预案拿来就能用,照着就能做。通常,应建立以省(市)、行业部门、县(市、区)三个层次为主体的国民经济动员方案预案体系,在种类上,应紧贴未来战争需求,比如制定医疗卫生、车辆船舶、燃油、粮油及副食品、住用设施等动员征用方案预案;在内容上,注意明确具体动员任务、实施程序及组织指挥机构,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以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方案预案的可操作性。

常态组织训练演练。“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和平年代,唯有通过实案化演练,才能切实搞清楚国民经济动员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不断健全完善,补足短板。因此,应将国民经济动员专业保障队伍演训,纳入国动委年度工作安排,重点围绕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组织指挥、组织程序和组织方法等开展演训。以室内演练和网上演练为主,带动部分单位实兵演练,做到室内作业与实兵演练相结合、分级演练与整体演练相结合、单项演练与综合演练相结合、网上演练与实地演练相结合,增强国民经济动员职能部门在应战中的动员能力。同时,利用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和重大演习等时机,组织国民经济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实施支援保障,在用兵中练兵强兵。另外,利用部队推行区域集中采购这一有利条件,结合组织大项采购,赋予编组单位应急生产任务,检验专业保障队伍扩产供应和快速运输能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