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前不久,北京人防浩天救援队驰援河南新乡强降雨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一线,这支百余次参与应急救援行动的志愿者队伍再次跃入人们视线。一个由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组成的社会组织,何以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他们的成长经历对做好基层国防动员工作带来什么启示?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再次走近这支队伍。
(一)
北京市长安街西延长线地铁古城站西侧,一座人防工程口部房的顶端赫然矗立一行红色大字:北京市人防志愿者之家。沿口部房拾级而下,北京人防浩天救援队(以下简称:救援队)的宣传栏、器材库、培训室等依次映入眼帘。
置身这座1700多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一本本荣誉证书。这些荣誉记录着救援队的一次次义举,见证着每一名队员的付出。
救援队员孙展强今年58岁,是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之一,曾参与湖北武汉抗疫等志愿行动,现就职于北京某物业公司。公司原来不招聘55岁以上人员,但得知孙展强是救援队成员、数次参与跨省支援行动,便破格聘用。“这些经历已经证明孙展强思想素质、身体素质都很过硬。”公司负责人给出的理由让其他员工服气。
像孙展强一样,救援队近百名经常参加活动的队员均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和尊重。救援队也先后被北京市人防、人社部门表彰为先进单位,被北京市民政局评定为3A级社会组织。
“截至2021年3月,北京市实名注册的志愿者超过440万,志愿服务组织超过7万支。”北京市人防办宣传教育处领导介绍说,其中有一些队伍由于活动不经常、服务不专业等原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救援队始终对照人防部门“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能使命打基础、强队伍,越战越强、越战越勇。
(二)
经常有人问孙展强:你没当过兵,又50多岁了,怎么敢去一线救援?每次他的回答都底气十足:“我接受过专业培训,我师傅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呢!”
孙展强所说的师傅是救援队的教官瞿黎明。这位从武警部队退役的小伙子艺高人胆大,在密云五指山救援中,只身跃险关、攀山顶,成功将一名轻生女子救下,成为中央电视台《救在身边·志愿者》系列片第一集中的主角。
孙展强年龄大、基础弱,培训中经常被瞿黎明要求“重新做”,但他坚决服从教官安排,动作不过关不罢休。因为他清楚,技术不过硬就救不了人——当年他的“驴友”同伴登山摔伤,孙展强就在身边却不知如何施救,最后还是救援队帮他们脱离了险境。感动之余,他报名参加救援队,并下决心学几手救人本领。
救援队中10名队员与孙展强一样有过类似经历。“我们这支队伍最初是由一群‘驴友’和无线电爱好者组成的。”队长于志京感受很深:从被救到救人,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因此,救援队抓住一切机会让大家练技能、强本领。在连续两届北京山地技能邀请赛中,该队先后取得悬崖伤员横渡吊运第四名、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女队员许亚京积极参加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培训和防汛演练,获得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护员证书,参与志愿服务行动4900多小时,特别是在驰援湖北天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河南新乡强降雨灾害救援一线等志愿行动中表现突出、发挥作用明显。像许亚京一样,其他队员也是先练本领、再上一线。
于志京告诉记者,在近9年百余次救援行动中,被该队救助、帮助过的群众数以万计,但该队没有一名队员出现过大的闪失。这也是受困人员愿意求助他们、有关部门器重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虽然地铁古城站西侧的救援队集结地并不住人,但队员们仍把这里叫作“志愿者之家”。“我们的宝贝疙瘩都在‘家’里放着。”该队骨干王田杰介绍说,每次收到求救信息后,在事发地附近的队员直接赶赴现场的同时,值班员也从“家”里携带相应的装备器材出发。
“人和装备实现结合,才能形成战斗力。”“最美退役军人”、队员孔向东前几年的任务是在后方筹集物资、运送装备。前不久,驰援河南新乡需要涉水功能强大的越野车,他二话不说开起自家的越野车在前头开路。在救援一线,孔向东凭借一副担架,在队友们的协助下,先后将100多名老弱病残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志愿服务也需要投入。”北京市人防办副主任程永涛介绍说,担架、冲锋舟、生命探测仪等600多副(艘、台)存放在“家”中的救援装备器材,以及专业服装,均由人防部门配备。
作为救援队的业务指导单位,北京市人防办还将一处1700多平方米的人防工程交付救援队使用管理,让队员们有了一个“家”;派出党建指导员,加强对救援队人员的教育管理,确保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
于志京则将2辆私家车提供给救援队长年使用,并在多次救援行动中捐款捐物。“作为应急救援志愿者,需要承担的还有时间的投入、风险的压力、家人的担心……”于志京告诉记者,每当在救援中感到疲倦异常、举步维艰的时候,一想到受困者渴求的眼神、家属焦急的表情,特别是受困者获救后的激动之情,他和队友们又打起精神冲向一线。
“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于志京举例说,今年元宵节那天的一幕就让他深受触动。当时,他正带领队员在西山八大处公园义务执勤,一名前不久被救的“驴友”上前致谢,并伸出左手跟他握手。原来,这名被救人员尚未等到冻伤的右臂恢复过来,就迫不及待地找到救援队表达谢意。
“被需要”的感觉最幸福!于志京和队友们决心在人防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志愿救援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上图:7月下旬,北京人防浩天救援队驰援河南新乡强降雨灾害救援一线期间,受到帮助的当地群众向队员孔向东(左一)表示感谢。樊 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