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对于西北边陲的牧民来说,曾是遥远而又陌生的概念,如今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他们的生活。
8月23日一大早,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迈丹村近千平方米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以前起早贪黑费劲跑险峻山路,赚的钱只够养家糊口,现在只要肯干,在家门口就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小康生活。”不到1个小时就卖掉6只羊的牧民努尔买买提·阿吉高兴地告诉笔者。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祖国最西端,素有“万山之州”之称,下辖的乡镇零零星星散布在高原上,牧民们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经过克孜勒苏军分区一茬茬官兵的倾心帮扶,结对的6个贫困村相继摆脱了世世代代的贫穷。然而,由于社会依托条件差,再加上疫情影响,部分牧民仍面临返贫风险。
“商业化程度不高是制约老乡钱袋子鼓起来的根本原因。” 该军分区党委反思感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在“抓基础设施、强自给能力”的基础上,打造兴边富民商圈,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他们通过“整合资源、扩大规模”的方式,相继推出克尔铁热克村的面粉、提坚村的养殖、阿日克村的手工业雕花等特色产品,为村民走向市场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该军分区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结合山区牧民居住分散、随季迁居的特点,按照直径80公里的覆盖面,在边境山区精心测算选定5个区域建立市场,分点常态开放,打造便于牧民增收的商圈。
为实现“急需现地有、待需可网购”的目标,该军分区联合各县市人武部,派专人开展实地调查,组织不同乡镇相关产业商铺联合挂钩销售,帮助400余家商铺注册线上店铺,借助公交公司开通货运服务,打通产销链路。
迈丹村市场开市当天,来自附近的近千名顾客和闪送人员穿梭在几百家商铺中。买买提·居玛的甜品店位于市场中心,摊位上的商品不一会儿便被抢购一空。她高兴地告诉笔者:“以前我只经营自家生产的甜品,生意时好时坏。自从代销阿克陶县克尔铁热克村的面粉、核桃,乌恰县黑孜苇乡库勒阿日克村的服装等产品后,甜品销量也被带动了起来,一天的收入比过去一周还多呢。”
“商铺聚集和产品集销正改变着牧民的生活状态,5个产品集销地和9个商铺密集场所周边的人流量成倍增长,当地村民的致富观念也由个体经营向体系合作转变。”该军分区政治工作部主任瞿刚说。
上图:迈丹村市场一角。
周 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