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的出现使英德正面战场的作战方式由堑壕战转变为阵地战。当时德军深受坦克之苦,为弥补反坦克装备的不足,1918年毛瑟公司研制生产了M1918反坦克步枪,装备于西线德军。
这款反坦克步枪采用半浮动枪管设计,口径13.2毫米,空枪重18.6公斤,其装配的K型子弹穿甲效果优秀,在100米内以90度角命中可击穿26毫米钢板。因为其外形笨重、噪音极大,且缺乏反后坐装置,前线士兵称之为“大象枪”。
虽然有诸多弊端,但“大象枪”在反装甲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反坦克火器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实战数据。
“黏性”手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防线在纳粹德军机械化部队的迅猛攻势下崩溃,英国本土能应对纳粹德军装甲部队的反坦克火器十分缺乏。
在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紧急批准下,生产便捷、造价低廉的74号反坦克手雷应运而生。截至1943年,凯氏兄弟公司共生产了约250万枚74号反坦克手雷。这款反坦克手雷由铁壳、装有硝化甘油的玻璃球和其表面的强力黏合剂组成。在设计者看来,它不仅可以发挥常规手雷的爆破威力,而且可以粘在装甲表面,发挥反装甲效能。1943年2月,纳粹德国非洲军团向塔莱进军时,英军利用它摧毁了6辆纳粹德军坦克。
然而,威力巨大的“黏性”手雷并不受英军士兵喜爱。在实战中,它很容易粘在己方制服上,且因为硝化甘油的物化特性,这款手雷不能长时间稳定保存,很快便被淘汰。英军并没有将“退役”的反坦克手雷销毁,而是将它作为援助物资送给了法国游击队。
(曹胜杰 由晓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