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三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是人民战争思想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民兵建设面临新挑战新机遇,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认真总结民兵调整改革中的经验教训,既要固化成果、形成制度,又要找准堵点、明确重点,积极作为、勇于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固化抓建经验,强化制度支撑。总结民兵调整改革实践中效果好的经验做法,将其固化成制度机制,为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一是完善党管武装制度。把军事机关及时向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呈送文件和报告工作、涉及武装工作军地联合发文和联合督导等做法固化成党管武装制度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用制度规范专武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畅通进出渠道,激发他们抓好民兵工作的热情。二是完善民兵荣誉制度。瞄准新时代民兵身份认同感不强、优越感不足、获得感不够的现实问题,加快构建民兵荣誉体系,把民兵活动日、评选优秀民兵和落实相关待遇等纳入政策法规,尽快落到实处。三是健全装备保障制度。规范军民通用装备预征预储流程,明确预征装备经费保障来源;规范应急专用装备器材的保障和使用,明确地方政府统筹保障种类。抓好任务型装备数质量论证需求,由省军区统筹调控,避免大而全、重复配备。
突出抓建重点,提高核心能力。民兵是为打仗而存在的,战斗队的基本属性和根本职能始终没有变,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始终是重中之重。一是精抓民兵编组。紧盯编组质量需求,调整民兵分队编制结构,合理减少总体数量,着力提高民兵编组质量;紧盯未来战争需求,增大新兴领域兵员比例,择优吸纳民间专业力量,持续改善民兵组织结构;紧盯应急任务需求,根据区域内人力、物力、财力现状和社情特点,加强专业力量调整布局,确保民兵力量布局与任务需求有机统一。二是狠抓政治教育。认真落实《军队党委(支部)工作规定》,探索规范民兵预建党组织工作模式,确保“三会一课”等制度能高效落实。积极探索“互联网+政治教育”的方法,开发民兵思想政治教育APP软件,集教育内容、时间管理、效果评估于一体,为提高民兵战斗力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三是大抓军事训练。构建“基地轮训、统分结合”的训练模式,采取统筹安排分期轮训、成建制共同驻训、相同专业集中联训、不同对象分批集训的方式组织民兵训练,探索集中训练、统一保障、成建制动态考核的路子。构建“应战为主、兼顾应急”的训练内容体系,加大应战训练内容比例,强化应战训练考评牵引;加强与战区、军兵种部队的需求对接,主动融入战区联合作战体系。构建“集优配置、按级负责”的训练管理和保障格局,加强省级综合训练基地和市级专业训练基地建设,强化军分区组训职能,推广以上带下、异地同步网上授课等组训模式,推动民兵军事训练高质量落实。
创新抓建模式,推动持续发展。省军区系统各级应主动适应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协调当地党委、政府综合施策,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民兵建设,为民兵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加强宣传。利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应急时机,加大民兵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注国防、关心民兵,提高广大民众加入民兵队伍的积极性,并引导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支持民兵建设。二是规范奖惩。构建政府主导、军地协同、社会参与、分级落实的组织和个人履行国防义务的权益保障机制,形成责权利相一致的政策制度体系。细化部门单位、专武干部、社会组织等在民兵建设中的职责,对贡献突出的编兵单位,在贷款贴息、市场准入、政府采购、企业“民参军”、项目招标投标等方面给予照顾倾斜。落实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机制,规范民兵骨干岗位津贴和训练备勤补助标准,以法规政策明确民兵优抚优待范围尺度。三是强化管理。把民兵管理纳入社会管理体系,开发民兵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注册编组、动态管理、教育训练、快速动员、末端指挥等全员额全过程全要素全时段精确管理和控制,不断提高管理效益。
(作者系湖南省娄底军分区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