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以牛入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瑰丽篇章。牛不仅可以直接参战,也可用于止战。比如,战国后期,齐国名将田单大摆火牛阵溃燕军;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刀火牛”败曹兵;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犒赏牛”退秦军。进入近现代以来,天津义和团痛击租界联军以牛蹚雷与红军解放吉安时以牛冲锋打开攻城通道,均为牛战典例。
先谈田单“火牛”溃燕军。战国时,燕国联合韩、赵、魏、秦等国大破齐军主力,燕军趁势深入齐国腹地,连取70余城。齐国仅存即墨等两城未被燕军占领。齐危亡之际,困守即墨主将田单先用反间计,后用“绝境求生”计,又令精兵埋伏,而以老弱妇孺守城,适时派使臣诈降。燕军信以为真,更加懈怠。田单见时机成熟,秘密征集千余头牛,角缚利刃,尾扎油浸芦苇,(牛)身披五彩龙纹外衣。后将城墙秘开多个洞口,于一个夜晚驱牛至洞处,下令点燃牛尾芦苇。受惊之牛狂冲燕军营盘,绝境求生、求战心切的齐军将士紧随火牛勇猛出击。燕军以为神兵天降,惊恐失措,溃不成军,疯狂逃窜中被火牛踩撞而死、刺烧而亡者不计其数。齐军乘胜追击,杀死燕将骑劫,并一路收复齐国失地。《史记》对此有详尽记述:“骑劫攻即墨,田单取牛千头,衣以五彩,束矛其角,缚火其尾,穿城而出牛。壮士五千,衔放随其后。牛出火明,所触皆死,壮士因击之。城上士大噪,燕师大败,骑劫死。乘胜追北,三战之剋,遂收齐城。”
次说诸葛亮“刀火牛”败阿瞒。文献载,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智慧超凡的诸葛亮,出山不久即烧了两把大火。第一把火是火烧博望坡,大败夏侯惇。此后,曹操(阿瞒)领军讨伐新野,刘备放弃新野,退至樊城以避曹军,这就引出诸葛亮的第二把火。诸葛亮已经算出曹军兵败博望坡之后,曹操肯定报复,即设计于新野用“刀火牛”冲击之。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命关云长父子选精兵组成刀斧手,选犍牛组成刀牛阵,在每头牛的角、腿各绑一把利刀,牛尾上各系浸油的火把,并用五颜六色的布条将牛包扎起来。等曹兵进入新野城,关羽遵令点燃号炮。因火烧尾巴,刀火牛发疯似地冲向曹军,刀斧手紧随杀出,曹兵突然受敌,乱作一团,且自顾逃命,自相践踏,死伤无计。此谓:火烧新野,曹兵大败,诸葛善计,牛立大功。
再说牛可止战。用牛以止战,发生于春秋时期。《左传》有载:“秦师伐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师涉于敝邑,敢犒从事。”秦兴兵讨伐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去成周经商,路上遇到前来袭击郑国的秦军,于是冒充郑国使者,以送4张皮革引礼、再送12头牛犒劳秦军,暗示郑国已预知秦军来袭。同时,他又急忙派人返回郑国禀报,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亡国之役。后来,郑穆公以高官厚禄赏赐,弦高坚决辞而不受,传为爱国护国佳话。
进入近现代以来,以牛入战也不鲜见。较为典型的战例有二。一为天津义和团以牛蹚地雷痛击租界联军,二为红军解放吉安以牛破电网打开攻城通道。
先说其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议,首先在天津设立租界。西方联军屡次袭击义和团,均以租界为基地。晚清名将聂士成的军队曾兴兵攻打之,却为联军埋设的地雷所败。为保卫天津,义和团与清军官兵决定再攻联军基地。联军十分忌惮义和团的贴身肉搏战,龟缩于基地内,不敢正面交战,却又伺机对外袭击,并在通往基地的各重要路口、路段埋设更多地雷,企图阻挡义和团和清军的进攻。义和团首领张德成决定效仿古人采用以牛破雷战术。他们对预先准备好的几十头大黄牛进行全副武装——犄角绑上锋利的尖刀,尾巴拴牢多串鞭炮,背上捆柴草、硫磺等易燃物,并用引火线与鞭炮相连接,组成攻击联军的“先锋部队”。当全部装备完毕的“牛部队”被引领至出击地域时,义和团将牛尾巴上的鞭炮同时点燃,随着刺耳声响与烟火升腾,数十头受惊暴怒的火牛向联军基地狂奔而去。埋在基地外围的地雷纷纷被火牛蹚爆。洋鬼子们眼见所倚仗的地雷阵被破,惊慌失措。义和团与清军趁势发动猛攻,联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再说其二。吉安地处赣江中游,是当年中央苏区军事要地和交通枢纽。以牛破电网的战例就发生在红军“九打吉安”的战斗中。之所以称为第9次攻打吉安,是因为此前已经攻打8次,均因守城之敌装备好、城防固,而红军没有攻城重型装备最终止步于城外。虽8次攻城未果,但大大消耗了守敌弹药,瓦解了守敌士气。1930年10月,中央苏区决定第9次攻打吉安。战前会议上,受命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泰和独立营营长萧锋提出用“火牛阵”冲破铁丝网、电网的想法,不仅得到赞许,还得到1500吊钱组建“牛部队”特别经费。独立营士兵委员会主任萧曼玉还专门组织官兵对“牛部队”进行训练,并为每头战牛准备好鞭炮、油桶、棉花、煤油。10月4日晚,随着夜战命令的下达,全副武装的黄牛、水牛在鞭炮炸裂的刺激下,狂躁地奔向敌军的电网、铁丝网,很快冲出几道缺口,为红军攻城打开通路。
关于牛与战争,《中国牛文化千字文·为战戎武篇》中也有记述——
及武镌春秋/屡试不爽矣/勇携田单火/横扫燕阵旗/如契弦犒师/退兵救郑急/乔装丞相谋/新野阿瞒泣/蹚雷闯租区/联军遭痛击/配红攻前冲/庐陵即夜赤
中国战争史上,牛与战争有着深远的关系。是人假牛战?还是牛通人战?是人赢得了战争,还是牛赢得了战争?抑或是人与牛共同赢得战争?我们今天仍需认真思考,不是检视已成过去的历史,而是关注历史背后的文化。或许,未来战争中,仍将有动物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