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井冈山的油灯


■杜博文

巍巍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9500多万名党员的精神高地。慕名前往,我匆匆赶到八角楼,端详那盏只有一根灯芯的陈旧油灯。它的主人,是毛泽东。

置身在这一盏普通的照明灯具前,我似乎一脚踏进血与火交融的峥嵘岁月,仿佛看到毛泽东当年伏案学习和工作的身影。

静静矗立在青山绿水间的八角楼,是一栋黄色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因楼上有个八角形的天窗而得名。房内空间狭小,窗下摆着三尺书桌,桌面上放着一盏竹节油灯,由南方常见的竹筒制成,筒内仅有一根灯芯。

艰苦跋涉到井冈山后,毛泽东便居住在这个陈设简朴的房内。每当夜幕降临,与士兵一起往返百里山路挑粮归来或者下田割了一整天稻子的他,坐在竹椅上喝过几口浓茶,便借着这盏小小清油灯的光亮,躬身伏在方桌上,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奋笔疾书。笔与纸的摩擦声清晰可闻,空气中飘散着油墨的味道。陡然风起,伴着由远及近的呼呼风声,他的思绪或许会和灯火一起晃动起来……

灯火虽微弱,光焰却灿烂。高举真理旗帜勇敢向前,循着初心求索创新,毛泽东在沉沉暗夜里谋划建立了我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始从罗霄山脉不断燃烧壮大。

阴霾弥漫,风雨如磐。红旗到底能扛多久?万众瞩目八角楼的灯光,寻找指引征程的航标。八角楼上这盏清油灯彻夜通明,摇曳灯火之下的毛泽东眉头紧锁,夜复一夜真心求是,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经验,挥笔写下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驱散迷雾,映红暗夜。“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唤醒沉沉入睡的黎明,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一首撼人心魄的词曲被传唱开来:“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

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坦途。一心想把红军困死在井冈山的国民党军队,展开多次“围剿”,实行极其严酷的经济封锁。红军将士几乎没有衣穿,没有盐吃,没有纸笔,没有粮米和药品,油更是成了奢侈品。

为了战胜艰难困苦,毛泽东关于用油的问题专门作出规定:连以上单位晚上办公、开会只用一盏灯,可以用3根灯芯;不办公、不开会时则不用灯;每个连部平时只留一盏灯,只有一根灯芯,以备急用。毛泽东坚持只用一根灯芯,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作或批阅文件。进来添加热水的警卫员,担心伤了毛泽东的眼睛,便悄悄加上两根灯芯。毛泽东发现后总是轻轻搁下笔,默默挑开两根。

上下一心,其利断金。在莽莽大山深处,同仇敌忾的红军将士在每次战斗中都把“牺牲带”系在脖子上,不惧死亡威胁,一片赤胆忠心。

井冈山的冬夜,寒气逼人。八角楼外寒风阵阵,楼内一灯如炬,光亮照射到远处的沟沟坎坎。层层白雪挂在屋瓦上,由竹林吹来的冷风撕扯着薄薄的窗户纸。冷,冷极了。已把棉衣送给贫困农民的毛泽东,索性用一根带子缠在身上取暖,在油灯下制订一个又一个夺取革命胜利的计划。他那件棉衣送去的不仅仅是温暖,更是红军对老百姓的情义。

群众的冷暖,牵挂在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朴素话语,不仅刻进历史风云,更镌刻进人民心中。

1928年8月30日凌晨,雄伟险峻的黄洋界浓雾满山。敌人以4个团近6000人的兵力大举进犯,妄图一举打开根据地大门。此时,保卫黄洋界的是红军31团的两个连,不足300人,且武器弹药匮乏。关键时刻,各地的农民赤卫队、暴动队持梭镖大刀赶来参战,妇女们组织支前队运弹药、送茶饭,老人儿童赶削的竹钉插满周边陡峭的山路。军民齐心,打赢了这场原本力量悬殊的战斗。“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军将士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离开群众,将寸步难行,依靠群众,则无往不胜。

井冈山上这盏被油烟熏黑的油灯,火苗透过木质的窗棂,照亮大小五井,照亮整个夜空,瓦解着旧中国的黑暗,在历史的长河里光芒闪烁。那些发生在油灯下的动人故事,见证着老一辈革命家初心的洁净与信念的纯粹,激励着执着追梦的后来人不忘初心、不违本心、不负真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