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徐,红旗飘飘。7月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该师161团隆重举行。
“那是我一生中最自豪、最难忘的时刻。我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党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做的还不够多、不够好。我要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这是我对党组织的承诺。”当天,“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围绕“赓续红色血脉,做新时代军垦人”主题与人武部官兵座谈。谈起获颁“七一勋章”的感受,老人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军地领导和官兵无不为之动容。
魏德友,1940年11月出生于山东沂水,1960年入伍。1964年,他从部队转业,与30多位战友响应党屯垦戍边的号召,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2连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魏德友把根深深“扎”在了中哈边境的萨尔布拉克草原。
茫茫戈壁,万里草原。家住路尽头,种地是站岗,放牧是巡逻。日子虽然简单枯燥,但魏德友的内心充满力量与热情,总能把生活过得火热。“我们决定开荒种树,全连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家手上的茧结了一层又一层,但个个斗志昂扬。”回忆起曾经埋头开垦的艰苦岁月,魏德友眼角湿润了。
草原地势平缓,边境线缺少天然屏障。1982年,161团2连被裁撤,牧民搬走后,草原成了“无人区”。时任某边防连连长白松找到魏德友:“你有戍边经验,能否留在这里当护边员?”魏德友没有多想,一口应承下来。没过多久,在荒滩上,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3年6月,魏德友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回想起入党时的场景,他依旧十分激动:“宣誓后,我告诉自己,把守边这件事做好,就算没白活。”
巡边路上,危险与孤独并存,处置偷越境事件,魏德友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魏德友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飞机离开后,他在盘旋区域发现两串朝向境内的脚印。随后,他配合边防连队一起展开地毯式搜索,找到了可疑人员并成功劝返,可那人却在离开边境线时狠狠地瞪了魏德友一眼。
几个月后的一个清晨,魏德友发现家里的羊圈被打开了,从家往西到边境线的几公里,到处是被狼咬死的羊。想起女儿还等着上学用钱,妻子刘京好忍不住大哭。魏德友一边安慰妻子,一边向161团上报情况。“守边不能怕得罪人,怕我就不配做一名党员!”魏德友用高亢的声音坚定地说。听到这儿,官兵纷纷被魏德友坚如磐石的戍边决心感染,不少人红了眼圈。
一句诺言,一生守护。“屯垦戍边”这4个字,像烙印一样刻在魏德友心中。戍边57载,魏德友把家安在边境线上,巡边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魏德友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我们要以老模范为榜样,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将老一辈兵团人的光荣传统继承发扬下去。”兵团第九师党委书记、政委李旭感慨道。
“是什么支撑您一直坚守在这片草原?”讨论交流环节,专武干部任毅提出心中的疑惑。“党让我守在这里,是对我的信任。我跟党许诺,什么时候走不动了,我就离开了。要是还能走能动就留在那里,因为我对萨尔布拉克有感情。”魏德友的话掷地有声,引发在场官兵共鸣。
近年来,魏德友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奋斗者”等称号。今年6月29日,习主席亲切接见并授予魏德友“七一勋章”,在天山南北引起强烈反响。
阳光下,魏德友胸前的“七一勋章”和党员徽章格外闪亮。不远处,他亲手种植的树苗郁郁葱葱。魏德友特别喜欢树,他说一代代兵团人就像一棵棵树扎根边防,蓬勃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