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7月9日,美陆军与日陆上自卫队举行“东方之盾21”联合演习。该演习是美日联军战术层面的协同演练,目的是检验和提升两国军队战略筹划、协调和联合作战能力。“东方之盾”系列演习自1985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今年是第36次。近年来,该系列演习的规模、范围、领域呈现逐年跃升趋势。
今年,美军由驻日美军陆军司令部、第40步兵师团司令部、第17野战炮兵旅、第28步兵团第1营、第38防空炮兵旅第1防空炮兵团第1营约1600人参加。日陆上自卫队派出中部方面队、第1特科团、中央特种武器防护队等约1400名自卫队员参加。
南北合练
从6月24日开始,“东方之盾21”联合演习在日本境内自卫队各基地展开。演习场景设置为日本西南离岛遭受攻击,美日实施多域联合远程火力打击和防空反导作战。美陆军利用C-17运输机紧急运送“海马斯”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至北海道,将“爱国者-3”防空导弹系统从冲绳运抵奄美大岛基地等。今年演习在南北两处场地展开。
演习地点一:北海道矢臼别演习场。美日联军在此进行联合火力打击演习。参演兵力包括:美陆军第17野战炮兵旅、日陆上自卫队第1特科团、“海马斯”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以及M270多管火箭系统。据外媒报道,美日双方使用数据链共享目标坐标,由美军“海马斯”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率先发起攻击,再由日陆上自卫队M270多管火箭系统进行攻击。美军导弹发射平台采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射程约为300千米,可进行地对海或用于岛屿间地对地打击。以宽度约300千米的宫古海峡为例,陆上自卫队12式岸舰导弹的射程约200千米,而美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发射导弹的射程可覆盖整个海峡。
演习场地二:鹿儿岛县陆上自卫队奄美大岛基地。今年是美日联军第二次在该基地开展联合训练,主要进行联合防空演习,双方模拟协同拦截来袭的战机和导弹。参演兵力包括:美陆军第38防空炮兵旅、陆上自卫队第8高射特科防空炮兵群,美军“爱国者-3”防空导弹系统和日本03式中程地对空导弹。值得关注的是,这是美军“爱国者-3”防空导弹系统首次部署该岛,足以证明两国已在日本西南离岛建立联合防空网。
火力融合
此次演习重点从战术层面强化美日多域联合作战能力,即“强化美日联合作战能力的同时,测试和改进多域作战能力”。
自2017年美陆军创建多域特遣部队以来,部队虽规模不大,却具有在太空、网络、海上、空中和地面进行作战的能力,其作战范围可扩大至军事作战的所有领域,可为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提供支持。2018年,美军在夏威夷“环太平洋”军演中首次对多域特遣部队进行测试。2019年9月,美国派遣一支多域特遣部队参加“东方之盾19”演习。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在亚太地区部署中程导弹已不受约束。美国表示将适时在亚太地区部署多域特遣部队。而日本在2018年《防卫计划大纲》中明确:多域联合作战将是日本自卫队作战新样式。
近年来,美日一系列机制性对接正是为美日实施多域联合作战演训做准备。比如在网络安全领域,美日两国启动多层次网络安全对话合作机制,2019年两国相互确认网络攻击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2018年美国成立太空司令部。随后,日本在2020年成立“太空作战队”。该部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日本准天顶卫星搭载美国传感器等方式,共同建立空间态势感知系统,推进双方形成可探测和追踪导弹的情报共享机制。
今年“东方之盾21”演习将多域联合指控系统与包括火炮在内的打击系统进行实战化演练,进一步提升系统融合能力和多域作战的实效性。这一新作战样式具体为,为干扰敌方通信,扰乱指挥机构,提升射击效果,使用网络电子战系统对敌发动电子攻击;通过电子战系统搜集敌电磁情报、掌握敌进攻态势;通过无人机、网络电子战系统搜集发挥火力优势所必须掌握的敌详细位置信息。
实际上,这一新作战样式在5月“富士综合火力演习”中已初露端倪。而本次演习正是对该演习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