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朱元璋的统一方略


■熊剑平

开栏的话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兵学的兴盛时期,战争的需要、兵器的改进与兵种的分化,促成了大量兵书的产生。本版自今日起推出“明清兵学”专栏,介绍明清时期的军事实践与兵学思想,以史为鉴,以期对当代军事战略研究和发展有所启发借鉴。

元朝末年,朱元璋势力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建立明王朝,完成了再次统一中国的目标。朱元璋在短时间内强势崛起、迅速发展,成就帝王之业,可见其统一方略之有效。

凝聚人心

朱元璋起初一直低调积蓄力量,致力于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他十分注重人才储备,尤其善于凝聚人心。

元朝的黑暗统治,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反抗蒙元政权成为各地农民的共同诉求。因此,朱元璋始终将“反元”作为重要旗帜。在与陈友谅决战时,朱元璋以“同讨夷狄,以安中国”为口号;在《谕中原檄》中,朱元璋明确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都是利用反元名义来凝聚人心。

反元主张与传统夷夏观相通,容易引起传统儒生和中原士人的共鸣,进而主动投靠。朱元璋高举反元大旗,不仅广泛取得农民支持,更能积极拉拢士人。朱元璋广纳贤才,并鼓励他们建言献策。李善长、冯国胜、冯国用、陶安、徐达、胡大海、常遇春等人,都先后被罗至帐下。浙东四大名士刘基、宋濂、章溢、叶琛经举荐先后前来投靠,朱元璋十分欣喜地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其求贤若渴可见一斑。

积蓄实力

在南京建立政权后,朱元璋为巩固新生政权,制定推行积极的经济政策,韬光养晦,为统一天下作进一步准备。朱元璋曾召见谋臣朱升询问发展策略,朱升回答:“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对此极为欣赏。

考察朱元璋此后统一天下的进程,不难从中看出朱升这一建议的影子。因自身实力不够强大,出于自保的考虑,须“高筑墙”;为避免与元军过早展开正面冲突,须“缓称王”;无论是为当前计,还是为长远计,军需物资都不可或缺,所以须“广积粮”,致力于发展经济。

为确保能够获得充足的后勤补给,朱元璋大规模组织军队展开垦荒屯田,努力增加粮食储备,力争实现军队粮草自给自足。屯田制度后来成为明代一项长期执行的政策,在实行的初期阶段对“土地的开发、军粮的供应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除组织屯田、最大程度保证军队粮食供给外,他还积极鼓励百姓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此举既可以安抚百姓,使其安居乐业,又能保证军队的棉麻供应。在北伐蒙元前,朱元璋强调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明确提出“足衣食者,在于劝农桑”,将其视为完成统一大业的根本大计。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朱元璋还通过控制茶、盐的销售等广辟财源,同时 “开铁冶,收渔税”,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力争实现“国用益饶,而民不困”的目标。

各个击破

朱元璋成功击破各路豪强,执行的是“各个击破,分步推进”的战略方针。在刘基等人的建议下,朱元璋采取“先西后东,先南后北”的策略,把握各个阶段的重点方向,分步骤推进统一战略。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在选择进攻方向和先后次序时,曾询问刘基。对此,刘基回答:

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

据此,朱元璋将统一方略分3步展开:第一步消灭西侧的陈友谅,第二步征服东侧的张士诚,第三步则是北伐中原,攻打元将扩廓帖木儿。考虑到当时的割据形势,这个战略计划相对合理,不仅可以将主要竞争对手各个击破,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己方腹背受敌。

在“先西后东” 的选择上,刘基建议先攻陈友谅,是因为刘基了解到张士诚是个只知自守、缺少远图之人,而陈友谅志气骄横,常来挑衅,故应首先予以打击。分析二人性格,刘基判断他们不会深度合作,但若先向张士诚用兵,则陈友谅可能乘虚而入。反之,如果先攻陈友谅,张士诚胆气有限,他必不敢轻举妄动,己方可以免受夹击的危险。按此计策,朱元璋果然顺利先后攻灭陈友谅和张士诚部。

随后,朱元璋决定北伐讨元。吴元年(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军25万向北开进,发起灭元之战。在夺取山东、河南后,北伐军攻占潼关,扼住元都门户,然后又取道开封,直逼元都。元顺帝见大势已去,只得弃城逃走,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至此画上句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