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在民兵工作中始终把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围绕强化民兵的政治信念、国防观念和职能意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确保了民兵建设的正确方向。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民兵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亟需我们找准新时代民兵的“思想切入口”,在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中不断创新发展。
把好思想教育的“时代脉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信息化时代,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应确立“大教育观”,不断丰富教育手段,拓宽教育渠道。如果一味因循守旧,一份讲稿念到底,就调动不了广大民兵的参与热情。当下,伴随互联网成长的“90后”“00后”成为民兵队伍主体,我们应把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增长点落在“互联网+”上,将主流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融媒体资源打造成富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套餐”,让广大民兵在网络空间中吸氧气、聚人气、接地气、有正气。
挖掘优质资源的“浸润作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民兵,涉猎广泛、经历丰富,敢于理性质疑,充满好奇之心。必须要打破“我讲你听”的单一模式,发掘优质资源,推开互动式参与教学,通过开展“与榜样面对面”“英雄提问我回答”等交流学习活动,将战斗英雄、戍边模范等先进典型作为“活教材”,把革命旧址、历史展馆作为“活化石”,让民兵在浓郁的军事文化氛围和红色的革命传统中接受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浇灌军地结合的“实践之果”。民兵,聚之为兵,散则为民。组织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控节奏、逐步升温、梯次推进、压茬展开,不能唱“独角戏”、推“独轮车”;必须军地联动、双轮驱动、结合渗透、见缝插针,做好与地方组织、宣传、人社等部门沟通协调,将教育融入地方媒体统一宣传、融入国防教育统一实施、融入编兵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组织,做到统筹军地资源同发声、同部署、同落实,实现军地平台互用、力量互助、作用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