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海拔5000多米的恰拉山和日拉山,雪线之下的牧场和原始森林包围的山谷深处,有一个小小的村落——西藏山南隆子县玉麦乡。
清晨,阳光唤醒这个静谧的山村。一排排灰顶黄墙的楼房与周围苍翠的青山、潺潺的河流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不远处的山坡上,红色的汉藏双语标语“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卓嘎又赶着牛群上山了。放牧条件艰苦、风餐露宿,然而卓嘎乐此不疲:“放牧就是巡边,隔段时间不去走走,心里不踏实!”
其实,还有两个月,卓嘎就满60岁了。这两年,因患上慢性病,她瘦了五六公斤,步履也有些蹒跚了,可她的笑容依旧灿烂:“我还能走,我还年轻,我党龄才25年,共产党人永远是年轻!”
1996年7月,在入党介绍人、时任玉麦乡人大主席索朗顿珠的带领下,卓嘎面对党旗庄严宣誓。也是那一年,玉麦乡回迁了两户人家,结束了长达34年的“三人乡”历史。
在卓嘎身上,总能看到父亲桑杰曲巴的影子。桑杰曲巴是玉麦的第一代守边人。玉麦乡平均海拔3600多米,过去由于交通闭塞条件艰苦,居民陆续迁出。只有老乡长桑杰曲巴带着两个女儿卓嘎、央宗坚守。他说:“这是我们的土地、国家的领土。总没人去,就容易被别人侵占。”守土不易。玉麦自然环境恶劣,每一粒粮食都需要从山外运回,每一次,都要赶着牦牛花十几天,穿越沼泽遍布的原始森林,攀爬冰塔林立的悬崖峭壁,翻越3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每一次巡边,也都是一场冒险,记不清有多少次被划伤、撞伤、摔伤,记不得有多少回夜宿山洞,在36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家人用脚板丈量着边防线,配合解放军管控边塞要点。
2017年10月,卓嘎、央宗姐妹给习主席写信,介绍玉麦的情况,表达为国守边的决心。没想到很快收到习主席的回信,勉励她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沐浴党的春风,如今的玉麦面貌焕然一新,在卓嘎、央宗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后来人加入守边固边队伍。小小的山村,建起了学校、广场、卫生院,联通了路网、电网、互联网,成为网红旅游点,被命名为“幸福美丽边境小康示范乡”。卓嘎如今的家,已是一座轻钢龙骨结构的藏式别墅。
在卓嘎的新家旁,“桑杰曲巴旧居”格外醒目。去年翻新整修以来,旧居已接待游客40余拨次。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主动请缨,兼职担任旧居讲解员。索朗顿珠是玉麦乡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他放弃城市待遇优厚的工作,回乡加入巡边队伍。卓嘎的大女儿巴桑卓嘎2019年大学毕业后,也回到玉麦。
新生代戍边力量不断成长壮大。去年9月,玉麦乡走出了首批新兵:适龄青年尼玛扎西和次仁旦巴,披红戴花踏上从军路。
放牧戍边之余,卓嘎始终没闲着。去年年初,玉麦乡军地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试点工作展开,卓嘎和央宗作为特邀嘉宾,为新发展军地党员戴党员徽章,带领新战士重走桑杰曲巴巡边路……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卓嘎将父亲的事迹搬上课堂,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阿爸,今天的玉麦如您所愿。”闲暇时,卓嘎喜欢坐在玉麦河边的石头上,听河水叮咚,看雾锁群山,回忆过去、憧憬未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玉麦山谷中,党旗与国旗交相辉映,成为雪域高原最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