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不懈追求。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论断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旧中国旧社会,中华民族有国无防、任人宰割的历史殷鉴不远;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离不开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支撑。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应站在总结历史、把握时代、引领未来的政治高度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紧迫感,不断奋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建立无产阶级的军队,抓军队建设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建党百年来,“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新时代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加紧西化分化的严峻挑战,面临着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带来的复杂挑战,面临着部队兵员成分结构变化带来的现实挑战,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始终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命根子紧抓不放。
狠抓政治引领,铸牢军魂意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体现着军队与阶级、政党、国家之间的本质联系,实现了历史唯物论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习主席指出,“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新形势下,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政治转基因工程”,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妄图对我军拔根去魂,把我军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政治引领是最根本的引领。人民军队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突出抓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深入开展党史军史学习教育,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导官兵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站稳正确立场、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夯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根基。
狠抓制度落实,创新实现形式。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整套制度,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下进行制度创新的科学结晶。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人民军队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其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部队的单位设立党的委员会、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政治教导员,连和相当于连的单位设立党支部和政治指导员;党的各级委员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党委(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等。在这套制度体系中,军委主席负责制作为宪法和党章规定的重大制度,处于最高层次、居于统领地位,关系党、国家和军队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新的历史条件下,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不管改革如何发展,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不能有丝毫动摇和削弱。
狠抓能力提高,强化贯彻执行。革命战争年代,党指向哪人民军队就坚决打到哪,是听党指挥的直接体现。和平建设时期检验军队是否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看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是否坚决有力、严肃认真,能否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聚焦强军胜战,要提高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高层党委的战略谋划、真打实备、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和狠抓落实能力,切实把建设能带兵打仗的党委班子、带出能打胜仗的过硬部队,作为衡量各级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着眼把枪杆子掌握在忠诚于党的可靠人手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信度,下功夫培养一批“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军队好干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党委民主集中制,落实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整风精神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习主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军事领域的展开和体现。新时代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本质上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面推进强军兴军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坚持把军队建设放在党的事业全局中谋划运筹,多次强调要“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阐明强军兴军的根本保证、关键一招、强大动力、战略资源和法治保障,成为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能审局者则多胜。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把这些强军擘画设计贯彻好落实好。推进政治建军,就是要充分发挥政治工作这个看家本领,使人民军队永葆性质宗旨本色。推进改革强军,就是要着眼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使我军始终充满蓬勃朝气。推进科技强军,就是要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努力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推进人才强军,就是要坚定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努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推进依法治军,就是要强化法治信仰、法治思维和法治执行,推动治军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全面推进军队“四个现代化”。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主要任务。离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时间越来越近。必须紧跟现代战争演变,前瞻把握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加快研发颠覆传统对抗规则的作战概念,大力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先进作战理论,实质性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健全制度机制、畅通管理链路,不断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使用效益。必须坚持为战育人、立德树人,抓紧推进军事人员能力素质全面升级、结构布局全面优化。必须深度掌握全球科技发展新方向新应用,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克敌制胜的战略“铁拳”,加速武器装备升级和智能化武器迭代发展,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现体系跃升。
全面推进“三化”融合发展。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概念,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代表人类科技文明发展三个重要阶段,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三个时代特征。当前,我军正处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复合发展当口,机械化为信息化智能化提供物理载体,在基本实现机械化之时,并不意味着往后军队建设就没有机械化任务了;信息化不是机械化的终结,信息化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机械化;智能化也不是机械化信息化的终结,智能化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机械化信息化。站在新时代新的起点上,把握我军建设的阶段性特征,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渗透赋能作用,以机械化信息化支撑智能化,以智能化牵引机械化信息化,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发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加快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战略工程,努力在国防军事领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人民军队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也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归根结底要求国防实力同经济实力相匹配,使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国防实力就跟进到哪一步,确保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时能够上得去、打得赢。
树立强烈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打仗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让人们记住“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是要不断提醒人们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当今世界,天下并不太平,国际军事竞争蕴含新变局,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战争危险现实存在。我们必须丢掉幻想、搞好备战。要深刻汲取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坚持把全面彻底清除和平积弊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引领各级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始终保持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高度戒备。
加快把备战打仗的能力练过硬。军事领域的对抗激烈残酷,战场上只有冠军没有亚军。只有以实战为牵引,抓好实战化军事训练,才能实现作战能力的大幅跃升。要把握实战化是军事训练的根本属性和要求,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强化实战实训、联战联训,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大抓体系对抗训练、大抓复杂环境下训练,大抓极限条件下训练,加大科技练兵力度,把战略战术练精,把作战体系练强。军队可恃的利刃,既靠武器装备更靠战斗作风。要从理想信念入手,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砥砺革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魄,引导官兵逢敌亮剑,遇强更强。着眼致敌而不致于敌,要坚持不懈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以敌为师、料敌在先,切实把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和制胜机理搞清楚,把对手的政治决心、作战部署、装备性能等研究透。
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进入新时代,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拓展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是党和人民赋予军队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军人生来为胜战。当前,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但前方的路绝不是平坦大道。把国家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决粉碎任何分裂势力的图谋,坚决打破任何外来势力侵犯中国人民的妄想,都离不开军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全军官兵必须强化使命担当,抓紧练兵备战,确保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实际行动,全面展现中国人民“惹不得”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执笔:周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