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宋宇、特约记者乔振友报道:“同志们,今天召开支部会议,主要研究公司民兵训练和民兵库室建设等问题……”6月2日,山东某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健正,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党支部会议专题研究武装工作,让人颇感新鲜。
“虽然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但党管武装的制度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岱岳区人武部领导告诉记者,依托高新技术行业编建民兵组织,是提高民兵队伍专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把编兵整组看成是行政任务、额外负担,一开始积极性并不高。
为此,区人武部联合区委组织部、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落实党管武装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督促大中型非公有制企业切实建强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在此基础上,督导企业党组织全程领导民兵工作,从民兵组织整顿到民兵库室建设,从骨干遴选到训练管理,全面纳入企业党建工作统筹考虑,通过党建引领民兵工作提质增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意见》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每季度例会研究一次武装工作,把基干民兵预建党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压实抓建责任,激发自建动力,做到民兵组织在哪里,党的建设就延伸到哪里,确保民兵组织一经建立,预建党组织即发挥作用,为民兵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深入落实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平衡好“战场”与“市场”关系,他们把企业武装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优秀企业家、社会责任企业等评选表彰条件,纳入企业守信联合激励机制,纳入关心支持国防建设评比项目。对不支持民兵工作、拒绝建立或擅自取消民兵组织、拒绝完成民兵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由军事机关通报同级政府,给予批评、约谈、行政处罚和列入失信名单、降低信用等级等惩戒,切实用政策杠杆促进武装工作落实,从而形成了双向激励、踊跃争先的良好局面。
新机制激活一池春水。该市非公有制企业纷纷跳出编兵业务工作的“小圈子”,从坚持党管武装根本原则高度抓武装工作落实。企业负责人实现“一岗双责”,改变了只抓经营不抓武装的现状。
某集团是当地一家效益很好的非公有制企业,拥有员工300余人,刚刚落成500余平方米的党建馆,规划建设了“青年民兵之家”、战备库室等设施。该集团总经理郑一说:“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发挥好生产经营管理和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责’作用,既要带领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又要编实建强民兵队伍,为国防稳固和企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