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近日爆发的巴以冲突中,攻有精确制导武器、防有“铁穹”防空系统的以色列,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过去几十年间,以色列能够与人口和国土面积是自身几十倍的阿拉伯世界对抗,且屡战屡胜,其小而强的特点是如何形成的?本版从战争动员的角度作一分析,以飨读者。
1973年10月6日,以埃及、叙利亚为主的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领土,向以色列发起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战争历时18天,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在这场初具现代战争特点的局部战争中,以色列凭借出色的动员能力扭转战局并最终赢得胜利,成为整场战争的一大亮点。
因动员较晚一度被动
何时展开动员,是动员决策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展开动员的时机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国家的安危。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被阿拉伯国家打了个措手不及。此后以色列一直奉行先发制人的战略,即“一旦战争逼近立即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在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秉承这一战略屡试不爽。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军沿苏伊士运河东岸,构筑了一条长175公里、纵深30至35公里的巴列夫防线。以色列自信巴列夫防线“固若金汤”,因而在战略指导上改变了先发制人的方针,由攻势战略改为守势战略。
战略上的转变,直接导致以色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判断上的失误和动员上的迟缓。在战争迹象已经非常明显的情况下,以色列仍然认为埃及、叙利亚不敢发动进攻,迟迟不下动员决心。直到开战前4个小时才下达局部动员令,开战后才下达全国总动员令。
由于以色列动员展开过晚,战争的开始阶段以军几乎无招架之力,一度陷入被动局面。这启示我们:战争动员跟不上战争进程,就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战争进程前所未有地加快,若不能准确把握动员时机,就极有可能造成战略被动。
动员效率高胜算就大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就结合本国国情,确立了战争动员体制,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全民皆兵、快速动员”。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战失利的情况下,以色列能够快速变被动为主动,关键得益于日趋成熟的动员体制。
以色列发布局部动员令后,24小时内所有预备役旅均有分队参战;48小时内已有成建制的预备役旅参战;72小时内近2个整师的预备役部队参战;7天后15个预备役旅全部成建制参战。
以色列空军预备役的动员效率可圈可点。当时美国飞行员驾驶援助给以色列的飞机降落后没多久,机身上便被涂上以色列空军标志。并且以色列预备役人员很快就能驾驶飞机投入战斗。
以色列赢得胜利,也有侥幸的成分。由于以色列动员展开过晚,使得埃、叙军队得以冲破以军一线阵地。若不是后来埃、叙军队没能积极扩大战果,战争的天平最终倒向何方也是个未知数。
鉴于这次教训,战后以色列在扩大常备军规模的同时,将预备役部队完成动员的最低时限由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世界各国也从中得到启示,更加注重平时与战时的衔接、转换,以期进一步提高动员效率。
高消耗呼唤联盟动员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一场短期消耗战。尽管作战区域仅限于苏伊士运河沿岸和戈兰高地,但双方投入近百万兵力、1500多架飞机、6000多辆坦克、4000多枚导弹,兵力和兵器装备密度超过前三次中东战争数倍。在18天的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损失飞机392架、坦克2554辆,以色列损失飞机103架、坦克840辆。双方平均每天消耗价值3亿美元的作战物资,给军备生产带来巨大压力。
以色列信奉“勇气无法克服技术差距”的格言,积极推动军事工业发展。第四次中东战争时已经具备较强的实力,但保障持续作战仍然捉襟见肘,不得不寻求盟友援助,开展联盟动员。
由于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底牌发出威胁,欧洲国家多有忌惮。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美国向以色列伸出援手。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向空军下令:“把所有能飞的玩意都飞往以色列”,随后“五分钱救援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从10月13日到11月14日,美国向以色列空运1.239万吨物资,日最高运量为1000吨军需物资、700至800吨弹药,对以色列扭转战局,乃至最终赢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消耗巨大。海湾战争时,美军参战55万人,准备时间半年,实际作战时间42天,消耗各类物资3000余万吨,相当于苏联4年卫国战争军队消耗物资的近一半。与日俱增的战争消耗,往往使交战双方力不从心,搞好联盟动员,获得盟国支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国防动员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