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云中谁寄锦书来

——探寻电视节目《跨越时空的回信》的红色魅力


■刘雪薇 本报记者 郭冬明

红色人文类节目《跨越时空的回信》第四季即将推出。2019年5月,江西卫视推出这档以革命先烈写给亲人、朋友、组织的书信为切入点的节目,邀请烈士后人或相关人士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并以回信的方式,倾诉思念,回应烈士心愿、期盼。自开播以来,节目以“回信”的创新模式和“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制作方向,感染了众多观众,被誉为“一份永不被遗忘的国家记忆”,并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列为“2019年重点广播电视节目创意选题”之一。

近日,记者走近《跨越时空的回信》节目组,探寻节目背后的故事,细细品味那些饱含深情的信笺,感受“跨越时空的回信”的红色魅力。

纸上真情直击人心

谈及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总导演赵京京沉思片刻后给出答案:第一季第一期,那期讲述的是革命烈士赵一曼和孙女陈红跨越时空的对话。

“孩子,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1936年8月2日,在被日寇押解的火车上,赵一曼给儿子陈掖贤写下了这封泣血家书。

1929年冬,赵一曼在颠沛流离的路上生下了陈掖贤。为了革命事业,她忍痛将年幼的儿子送到同志家里,继续投身革命洪流。从此,她将和儿子唯一的合影深藏在小藤箱的最里层,那是她唯一的家私。

“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她用行动表达着对信仰的坚持和对孩子深沉的爱。

“这期节目播出后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不断有热心观众反映:透过信件,看到赵一曼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女英雄,而是一位不得不离开幼子,临终前仍把温柔留给儿子的母亲。”赵京京向记者介绍,邀请赵一曼的孙女陈红参加节目颇费周折。陈红是一位刚刚抗癌成功的病人,曾拒绝过很多媒体的采访。为了邀请到她,节目组三顾茅庐,还派出从小在哈尔滨一曼街长大的编导负责这个选题,通过一次又一次诚恳的沟通,最终感动了陈红同意担任节目嘉宾。她在给奶奶的回信中深情地写道:“要是可以选择,我愿意有一个能够与我们一起粗茶淡饭、平静生活、享受天伦的奶奶。”

自2018年10月筹划红色题材节目之初,节目组就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江西红色资源丰富,如何深入挖掘运用,使节目更具可看性?这个问题颇费思量。2018年,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向全省党员干部发出了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一封封情感充沛的书信,让先烈的形象一下就跳脱了书本和雕像,变得鲜活真实起来。

为何不从书信入手呢?这触发了赵京京等创作团队的灵感,回信的创意也随之被提出。

整个筹划过程,有诸多令主创团队难忘的时刻。“比如,编导们白天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全国各地的烈士纪念馆、陵园,搜集革命先烈的书信和事迹,晚上对着电脑通宵写稿;拿着录音笔、架着摄像机到处采访,短短2个月就采访了近200位烈士后人和相关人士;在挖掘到感人的故事时,不少编导潸然泪下……”赵京京说,通过书信,透视的是执着于真理、而不止于岁月的革命情怀,希望节目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节目播出后,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好评,有网友留言表示:“节目让我们读懂烈士的进退,也读出他们的取舍。”英烈的形象在“情感显微镜”的关照下变得鲜活起来。

细致考证还原历史

“真实和感人是这个节目最大的特色。”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书,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时,有的写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先烈无私的情怀透过荧幕呈现在观众面前。

真实才是最撼动人心的力量。为了保证真实性,节目组邀请江西省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对革命烈士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细致考证和把关,力求还原真实细节,用真情感动观众。

烈士赵一曼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渗透着对爱子的浓浓关切。虽然陈掖贤在20多年后才看到这封信,但他将“赵一曼”三个字刺写在自己手背上,以此来陪伴自己;吉鸿昌烈士牺牲后的一张照片上,左眼上的黑洞印证了“吉鸿昌面对敌人的枪口,迎面开枪坐着死”的真实情景,震撼众人;林正亨烈士在被押赴刑场路过家门口时呼喊着爱人的名字,被法警打得满头是血,在邻居们的提醒下,爱人光着脚跑出大门去追,还没跑到街上,枪声已响……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李白烈士,自抗日战争时期起一直承担着上海党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架起上海与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在节目中,李白的回信者苏采青说道:“我能够跟全国人民说,李白当时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是发往西柏坡,而不是之前大家误认为的延安。”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正在向西柏坡发送国民党的长江布防情报时,不幸被敌人包围而被捕。1949年5月7日,坚贞不屈的李白等12名共产党员被杀害,这一天距离上海解放只有20天。

“这档节目做到了平静之中显示力量,有大巧不工的一种力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勇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节目对历史和英雄人物怀抱敬畏之心,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对这些历史瞬间和细节的把握,通过真实可信的史料来还原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共同回顾历史、铭记历史。

真挚回信跨越时空

主持人张羽在采访时捕捉到这样一个细节——“为新四军铸魂”的袁国平烈士牺牲时,他的儿子袁振威才8个月大。80年来,袁振威虽然在心中喊过无数次父亲,却从未真正喊过“爸爸”。

“我无数次在梦中向父亲飞奔而去,却怎么也扑不到他的怀里。”袁振威在回信中大声地喊出了人生中第一句“爸爸”。恰恰是这个细节,最终成为节目情感的爆发点。一位观众留言:“那一刻心灵被震撼,真想回信告诉英烈们‘这盛世如您所愿’。”

“父亲牺牲80年后,让我有机会以跨越时空的方式给父亲写信,宣泄了我这么多年的思念之情。”回信,正是《跨越时空的回信》的神来之笔。这种隔空互动的模式让单一维度的读信变成多维度的故事解读,写信人后代的真挚回信更是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书信本身浓烈的情感和力量。

节目没有把回信人局限于英烈的亲人。给烈士李白回信的是当年接到李白最后一封电报的战友苏采青。

“滴滴滴答、滴滴滴答……”急促的发报声通过电波传来,16岁的接线员苏采青心怦怦直跳。这是一句惊心动魄的电文:“同志们,永别了!”

之后的漫长岁月里,苏采青心里始终有一个疑问:“对方是谁?他到底怎么了?”虽身处电波两端,素未谋面,但相同的革命理想使他们如同亲人。苏采青一直在努力寻找另一端的发报人,60多年后才通过报纸确认那位战友是李白。

苏采青在回信中动情地写道:“您那时(新中国成立)若在,您可能成为新中国通信事业的领军者,我还会在您的领导下学会更多的新技术……”时隔多年,苏采青讲述当年的经历时仍然热泪盈眶。李白牺牲后70年,2019年10月,苏采青向烈士发回一封明码电报:“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没有刻意渲染和矫揉造作,节目通过烈士后代以及与烈士有特殊关联的回信人的真情回应,让两封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分离已久的心再次紧紧贴在一起。最后,借回信人之口生动反映今日中国的变化与发展,以告慰先烈,激发观众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奋力前行。

英烈精神融入血脉

一个榜样会带来怎样的力量,这种力量将又得到怎样的传承?

节目中,陈毅安烈士的孙子陈正烈少将来到了现场。在爷爷的引领感召下,陈正烈也成为了一名军人。在回信中,陈正烈将新时代的图景浓缩为文字,用传承自先辈的豪情告诉爷爷:“请您放心,我们一切都好,祖国一切都好。”

“我们不仅需要传承书信中传递的革命精神,更需要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赵京京告诉记者,一次又一次的思索和艺术创作,编导团队更加明确了节目的“核”。

江姐的孙子彭壮壮是一家知名高科技公司的高管,参加《跨越时空的回信》是他首次在电视媒体上讲述奶奶的故事。

“在我的成长中,你给我一种特殊的力量和信念。”彭壮壮在回信中说,学成后,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他决定“去爷爷奶奶年轻时候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去踏一踏他们的足迹”,循着祖辈的革命之路,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在接力延伸。提到如何将祖辈的故事讲给儿子时,彭壮壮说:“我想让他知道一份责任,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继承下去。”他讲起9岁的儿子彭然在学校的一次演讲,题为《我的太奶奶——改变世界的人》。“他写道,那时的世界是很悲惨的,是不公平的,有很多战争,我的太奶奶,想改变这一切……”孩子的思想虽然稚嫩,但他们正在汲取“共和国基因”中的无穷力量。

不仅先烈的后代在不断继承革命精神,观众受到感染和激励,节目制作过程也让创作团队获益良多。

节目组7名编导中以90后居多,最初,他们对革命先烈的认识不够深入,对红色历史相对比较陌生。反哺义、雎鸠情、手足亲、舐犊情,经过这段全情投入的时光,整个团队从初期对革命先烈仅是符号化、标签化的印象,到现在对每位革命先烈的经历、后人情况都能如数家珍,能讲出书信背后一个个充满悬念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用这样特殊的方式记录革命先烈的故事,让团队里每个人都获得了成长。“跨越时空回信就是让现实回应历史,山河不负,信仰不负,我辈不负。”节目主持人张羽说。

从战火硝烟中匆匆数语的家书,到迟到多年久久不敢动笔的回信,观众跟着节目在时空穿梭中感受信仰的力量。赵京京告诉记者:“我们会继续搜集先烈的资料,传播先烈的事迹,让这些记忆保留得更久一些、更浓烈一些。”

本版照片由《跨越时空的回信》节目组提供

制图:张 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