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红旗插上世界屋脊

1950年至1952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之路


■李宝礼 曹胜杰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向西藏挺进,走上和平解放西藏之路。刘伯承元帅曾说,进军西藏是一件非常光荣也非常艰巨的任务,就其政治意义的重大、自然条件的艰苦等各个方面讲,都可以称作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

1949年底到1950年初,毛主席和中央政府多次发表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论述。1950年3月7日,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在四川乐山举行庄重的宣誓仪式,开始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光荣征程。

一步入藏,逢座座雪山。1950年3月底,十八军主力部队进军甘孜。海拔3400多米的二郎山位于进入甘孜地区的必经之路,是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道天险,也是进藏部队翻过的第一座雪山。而从昌都到拉萨进藏部队需要翻越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和4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部队在零下30摄氏度的雪山上,每天行军10小时以上。

解放昌都,续红军传统。1950年10月6日,我军正式发起昌都战役。南北两线部队同时渡过金沙江,开始实施作战任务。19日20时,156团解放昌都。至24日,我军进藏部队经历大小战斗20余次,打开了解放西藏的大门。此役,我军缴获各种武器2500余件,弹药58.7万余发。然而,进军昌都的第一个冬天,我军就遭遇了粮荒。

十八军进藏共面临三次断粮,一在甘孜,二在昌都,三在拉萨,其中昌都断粮最为艰难。战士们严守纪律,宁愿把枪背带都煮了吃,也不愿打扰群众。一位连指导员曾回忆说,那时一到饭点,就召集支委开支委会。所谓的开支委会,就是先让战士吃,战士吃剩下了,支委们再吃。他们严格遵守“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规定,不向藏族群众征购粮食。许多官兵倒在高原上,长眠在了风雪呼啸的深山峡谷中。

兵分四路,显坚定决心。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从西康、云南、青海、新疆分4路向西藏进军,毛主席以中央军委主席的名义颁布进军西藏训令。十八军政委谭冠三曾表示:“此去西藏,如果我为国献身了,请一定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其决心可见一斑。

深入藏区,战高寒低氧。1951年9月25日,十八军主力部队到达怒江北岸。怒江水流湍急,两岸陡峭,没有桥梁,横渡怒江险象环生。渡过怒江,便进入了念青唐古拉山脉地区。这里因海拔高,含氧量低,被称作生命禁区。10月,部队在暴雪中翻越冷拉山口,因天气恶劣,山路陡峭,多名战士跌进峡谷,长眠雪山深处。

进驻拉萨,筑钢铁长城。10月24日,十八军主力部队克服艰难险阻,到达拉萨河畔。休整两日后,于10月26日举行隆重的入城式。

1951年5月,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一部在安子明率领下从新疆进入西藏,向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屋脊”的阿里高原进军。他们翻过昆仑山,艰难跋涉500余公里,于8月3日进驻阿里首府噶大克。

1952年7月17日,解放军进驻藏南边境重镇亚东。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胜利完成了将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的神圣使命。我军从西至东,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在4000多公里的漫长国境线上建立哨所,铸成了保卫祖国西南边防的钢铁长城,将西藏和祖国紧紧地连结在了一起。

回顾艰难历程,进藏主力部队行军2000多公里,四路大军总行程达8000多公里,横穿“世界屋脊上的屋脊”阿里高原,走过高耸入云的横断山脉,跨越横亘数千里的唐古拉山,一路跋山涉水、铺路架桥,用血肉之躯筑成进藏之路,铸就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

上图:1951年10月26日,西藏地方政府为人民解放军举行隆重的入城式,官兵高举国旗从布达拉宫前通过。

下图:进藏部队在陡峭的峡谷上行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