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不问出身”释放创新活力


■郝东红

前不久,习主席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人民军队的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在新征程中,各级组织以不问“出身”的胸襟鼓励创新、广大基层官兵以不问“出身”的无畏精神投身创新,定能使我们的队伍持续发展进步、永葆生机活力。

开拓创新,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不可能迈开前进的步子。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单位对基层和普通官兵能否创新革新信心不足,不敢给条件、压任务,不愿放手让他们探索尝试;有的基层官兵在创新发展方面缺少自信心和主动性,工作遇到瓶颈一味等上级给政策、靠领导指方向,不敢“越雷池”探方法;有的受领任务、开展工作,怕担风险,盲目套用上级措施、照抄友邻“作业”,不愿在贴近实际中闯与试。

“尊新必威,守旧必亡。”在我军的历史上,不问“出身”、依靠官兵和群众的智慧力量抓创新求突破,既形成了优良传统,也彰显了显著功绩。“爱兵模范”王克勤首创官兵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活动,使老骨干、新战士、“解放战士”拧成一股绳,迅速形成战斗力。在巨野战役徐庄战斗中,以全班无一伤亡的战果击退敌人40余次进攻,由此他开创的“三大互助”带兵法受到广泛重视,并在全军推开。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如果说创新是件“高大上”的事,其“高”就是在思维层次高人一筹,“大”即在胆量魄力大人一点,“上”便是能以新的方法路径推动工作更上一层楼。日常工作生活中,基层官兵只要敢当“拓荒牛”,肯下真功夫、动脑筋,总能蹚出新路子。

不问“出身”,需从思想深处勤检视。各级党委需破除对普通官兵创新信不过、不放手的观念,改变“保姆式”帮带、“包办式”指导的做法,给予基层在落实工作、推进训练上更多试与闯的空间与支持;基层单位、广大官兵需破除“试有风险、抄最保险”的思想误区,走出“学识不够、因循守旧”的认识盲区,走出机械执行的“舒适区”,切实开动脑筋创造性推动工作,扑下身子创新战法训法。

不问“出身”,需靠制度机制聚力量。各级组织应切实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扬“大家想办法、人人出主意”的军事民主,鼓励官兵创新创造,把大家的练兵热情、创造激情激发出来;积极为有想法、有闯劲、有激情的官兵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政策扶持,协调军地内外各部门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协同保障;建立健全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真正以政策导向释放创新活力,消除官兵后顾之忧。

不问“出身”,需向风口找灵感。恩格斯说过:“每个在战史上因采用新的办法而创造了新纪元的伟大的将领,不是新的物质手段的发明者,便是以正确的方法运用他以前所发明的新手段的第一人。”创新不问“出身”,但广大官兵需自觉提高抓工作、搞创新的修养与能力。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跟进掌握新技术和科技前沿知识,善于用新思想、新科技、新成果指导实践、革新装备、创新战法,切实在强化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中提升创新质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