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说不尽的《东方红》


■吴建东

时代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有些情感的表达并非亘古不变。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星火燎原》中收录农民歌手李增正撰写的《东方红》一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介绍了这首歌曲的形成经过。这篇文章讲的是歌曲《东方红》,但作者不知道,经过几十年来的演变,以这首歌为基调或创作灵感,在中国这方土地上,已经呈现无数个“东方红”的变换和延续。

在这篇回忆文章中,李增正讲到他三叔李有源最早给他们讲《东方红》创作时的情景。三叔说“这个歌不是编了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编它用了整整四十年”。李有源还说过“这支歌是全中国各族人民编的,不是哪一个人能编得成它”。叔侄两人讲的谦虚又属实。李有源编成《东方红》这首歌时,套用了陕西民歌《骑白马》的曲调,歌名叫《移民歌》,且长达十几段。而《骑白马》的前身是晋西北民歌《芝麻油》。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专业合唱队表演,先后有多位作曲家将其改编为合唱曲,现在通行的《东方红》是由作曲家李焕之编写的。

单从作曲这个角度讲,李有源和李增正叔侄讲得很客观。从作词上来说,李增正写到“移民队到了延安,安下家来。有几位音乐家特意跑来看我们,把歌词和曲谱都录了下来,拿去登了报”。当时他比较年轻,还不知道这些音乐家是谁,这些人其实是刘炽、王大化、张平、王岗等人,其中还有著名诗人贺敬之。随后,这些延安文艺工作者将《移民歌》整理、删修成为3段歌词,改名为《东方红》,1944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至此,这首民歌几经易名终于确定下来叫作《东方红》。

1945年,延安组织“挺进东北干部团”,音乐家刘炽和诗人公木一块儿从延安出发,一路步行,横跨5省。在行军途中,大家反复唱《东方红》这首歌。11月,刘炽到沈阳组织演出,又请公木等六七人共同研究修改此歌。改写后,首场演出在沈阳进行,博得全场热烈掌声,这首歌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传唱开来。

在1964年10月摄制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时,这首民歌被搬上舞台,成为开幕曲,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成了一代伟人的颂歌。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此歌曲命名,并且在卫星上留有一张刻着此歌曲的唱片,日夜不息地播放着。《东方红》不仅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歌,也成为传向世界的中国“好声音”。

《东方红》是一首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毛泽东、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但是,这些年来,这首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逐步繁荣富强而愈加普及。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时,《义勇军进行曲》和《东方红》因其重要地位,无须选拔而成为搭载歌曲。

《东方红》不是一个人编的曲,它是发自无数人心中的歌;《东方红》不是一个人作的词,它是全体中国人的心声。借这个歌名,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又拍摄了电影《东方红》、电视剧《东方红1949》,衍生出很多文艺形式。

北京火车站的塔钟每天整点报时,都会响起《东方红》的旋律。设计者用钟声加乐曲的方式,向所有来往的人们提示着时间、诉说着希望。西方人可能不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但他们千真万确地知道——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