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挖掘动员潜力 增强战略合力


■王雄春 于 淼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面临变革,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有效应对各类矛盾问题和挑战,遏制和打赢未来可能面临的战争,迫切需要充分认识和深入挖掘国防动员潜力,不断提升国家战略能力。

动员潜力是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的力量源泉。兵民是胜利之本。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不能丢。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战争潜力,能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支援,正所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时代支前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比如,以往人民群众的支援主要是以兵员和物资为主,未来可能是兵员、物资、技术和信息等多种资源并重;革命战争年代用“小米”“小推车”保障,未来可能是“纳米”“动车”,等等。但无论形式如何发生变化,“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始终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一点,应当向参与动员潜力统计调查的各级、各部门乃至社会各界讲清楚、说明白,以便于形成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为谱写新时代人民战争的恢宏篇章凝聚共识、打牢基础。

动员潜力是形成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基础。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比拼,优化国家战略体系、有效提升和运用国家战略能力,从而达成国家战略目标,已经成为各国战略运筹的首要选项。我国新修订的国防法明确提出:国家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平衡、兼容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摸清、用好国防动员潜力,统筹“战场”和“市场”建设,塑造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文化等力量一体运用态势,不断增强维护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战略合力。

动员潜力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随着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变革不断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生产、军队建设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关联性越来越强。摸清国家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家底,无论是对于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还是对于维护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都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比如,通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来看,摸清卫生医疗系统的资源和能力底数,既是战时提高我军卫勤保障能力的实际需要,也是平时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必然要求。因此,应当按照平战结合、应战应急一体的原则,深入持久地开展潜力统计调查,为国家实施应战动员、应急动员提供必要的指挥决策服务。

有军事行动,就要有动员保障。世界各国军队在遂行远海护航、海外撤侨、联合军演、国际救援等海外任务时,普遍运用当地民用资源进行保障。美军50%以上的跨国战略空运和海上运输都是动员民用运力完成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租用100多艘外国船只,协助其完成兵员和装备物资投送任务。这启示我们,应拓宽保障视野,对任务区沿线的民用资源有所了解,一旦有需要,即可为我所用。

动员潜力是制衡强敌的战略支撑。善战者方能止戈,能战者方能止战。雄厚的国防动员潜力既可以形成强大的战争能力,又可以慑止战争的发生和推迟战争的到来。近年来,一些国家通过增强动员潜力向动员实力转化的功能,以及与国家经济、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等手段来扩大其威慑力与影响力,迫使对方达成妥协,实现其战争或者战略目的,动员潜力在大国博弈中的作用凸显。

从现实经验中来看,我们只要全面掌握动员潜力底数,精准对接军事需求,将雄厚的经济社会资源和先进的科技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就能够展示我方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军事威力,对挑衅我国战略底线、威胁我国战略安全的行为予以坚决回击,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