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无事常如有事时


■李照达

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讲:“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这句话意指越是平安无事时,越要像有事的时候那样提高警惕,这样即使发生意外,也能够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无事常如有事时,体现的是一种奋发有为、主动作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

清人陈康祺所撰《郎潜纪闻二笔》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咸丰年间,广西内乱。御史黎吉云被委以重任,奉命驻守东城。一日黎对守城者讲:“城上宜多积砖。”守城者认为黎过于谨慎,对此不以为然。黎吉云十分生气,“谓明日不具,将治尔”。守城者怕被治罪,“走诉诸大僚”。大僚上报朝廷后,朝廷以黎过于慌张为由,将其降职。陈康祺在文中总结说:“粤匪之变,所以狼奔鼠窜,天下无完城者,大抵皆明日必不寇至之念误之也”,正是因为“明日必不寇至”的一念之误,导致“天下无固守之城”的后果。

心中要时刻装着事。毛泽东同志说,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留心观察,注意研究,不可懈怠,否则就会遇事无策,陷于被动。现在,个别领导干部平时心里不装事,头脑空空,关键时刻一问三不知,可谓是“不出事不想事,出了事就怕事,事情过后就忘事”。这种干部若在紧急关头、危机来临时,怎能想出有效办法、提出合理建议、拿出应对措施?居安思危,才能有备无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凡事要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从最坏处着眼,往最好处努力,这样才会避免发生“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即便大事来临,也会头脑清醒、沉着应对。

不因事小而小视。“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任何问题或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事故先兆,以及1000 起事故隐患。小问题不注意,迟早会引发大祸端。古人云:“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要善于及时解决细微的、苗头性的问题,把隐患化解于无形。要善于“小题大做”,不因事小而不纠,才不会因小失大。杯水风波可能会引起滔天巨浪,针尖大的窟窿眼也能透出斗大的风。如果弃微求著,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和损失。

把别人事当成自己的事。邓小平同志说:“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教训是对挫折与失败的理性思考,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要善于吃他人之“堑”,长自己之“智”,善于拿别人的教训教育自己。这对于改进工作、防止和减少失误,尤为重要。个别同志不善于吸取别人身上发生的教训,不善于把别人的失误当成镜子,结果重蹈他人覆辙。失误是教训、损失,也是财富。要能从别人摔的“跟头”中长自己的“记性”,学会拿别人“亡羊”之教训,修补自己工作之漏洞,从而借梯上楼,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前进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每名党员干部要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居安思危的忧患,努力攻克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