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浙江嘉兴:

讲好大党和小船的故事


■本报记者 宋芳龙 特约记者 时 庆

100年前,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这是一段怎样引人入胜的故事,蕴藏着哪些神奇的力量,又带给今天的人们什么启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浙江嘉兴,南湖畔。在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一代代“红船人”用生命守护着红船,用最真挚的情感讲述着红船故事。

一个家庭的传承

传好守护红船的“接力棒”

生在南湖边,长在红船旁,每一个嘉兴人,都绕不开那条开启中国共产党跨世纪航程的红船。

张一,嘉兴南湖“红船民兵先锋连”的一名女民兵。出生于1987年的她,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与红船息息相关。

儿时,红船是爸爸妈妈“上班的地方”。妈妈徐金巧曾是嘉兴市京剧院花旦,剧团解散后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工作,成为一名讲解员。爸爸张新志一直在南湖湖心岛上从事红船的维修保护工作,33年以岛为家,是受人尊敬的“红船医生”。小时候,张一跟着妈妈坐出租车,经常一眼就被司机认出,那是她关于红船荣光的最初感受。

“父母是我工作上的良师益友,我们在一起聊天,三句话不离南湖和红船。”张一说。耳濡目染,让她对红船有了一份别样的情感。大学毕业后,张一和妈妈一样,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担任讲解员,成为“红船家庭”名副其实的一员。“讲解员这份工作看似轻松,但对个人素质要求很高,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这是妈妈常对张一说的话,她把这些话默默记在心上。

给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2017年9月,张一加入南湖“红船民兵先锋连”。在这支受红船精神滋养的队伍里,张一不断汲取力量茁壮成长,成为连队的骨干。去年底,连队成立由女子民兵组成的红船宣讲小分队,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堂”,形成了富有活力、直抵人心的特色宣教品牌。

张一日复一日地讲述红船故事,红船也在年复一年见证张一的成长。去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张一被评为专业组“优秀讲解员”。

“离红船最近,更要当好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和践行者。”张一说。去年,张一也有了自己的女儿,她决心把“初心”接力棒继续传下去。

一名讲解员的责任

我把红船故事说给你听

2017年10月31日,嘉兴南湖风和日丽。那一天,是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毕生最难忘的记忆。

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周后,习主席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出行,来到南湖。那天,袁晶站在红船边的人群中,将习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字字句句刻进了脑海里。

2000年,袁晶进入南湖革命纪念馆担任实习讲解员。起初她认为,自己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当个讲解员应该是一件“轻松不费力”的事。直到真正接触后才发现,红船背后有太多值得去了解的故事、去探究的历史。

“导游的解说随意性很大,但党史讲解员不能随便说。优秀的讲解员应是研究型的,也许做不到事事‘问不倒’,但对于讲解词背后的故事,要尽可能了解。习主席曾经把这条小船亲切地称为党的母亲船。讲好红船故事,我要补的课还有很多。”袁晶说。记者看到,在她的办公桌上、书柜里码放着大量党史军史书籍,连阳台都堆得满满当当。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刚成为正式党员的袁晶跟随红船进京,和其他讲解员一道在国家博物馆,担负“开天辟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图片展”的讲解任务;2013年5月,袁晶前往新疆承担“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片展”的首讲任务。2019年5月,南湖革命纪念馆举办“红船精神万里行”活动,她先后来到杭州、贵阳、西安、南昌、北京等城市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讲述红船的故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年轻一代如何弘扬和传承好红船精神,也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袁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主席提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袁晶将这番话铭记在心。

从北京回来后,袁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纪念馆讲解词的分类编写上。新的讲解词将分为通用版、青少年版、普通党员版和党政领导版,还融入了嘉兴最新党史研究成果,确保受众对党史有更深了解。

一位抗战老兵的坚守

开启人生的第二次起跑

2月20日,习主席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当天上午,来自南湖区机关单位、中小学校的30名青年党员来到红船边,围拢在93岁老党员朱亚的身边,聆听这位抗战老兵讲述他的红色革命故事。

“100年前,革命红船从这里起航,为黑暗中的旧中国点亮了一盏明灯……”朱老精神矍铄,用质朴的语言回忆着过往炮火纷飞的战斗岁月。老人讲得热血沸腾,青年党员听得心潮澎湃。

朱亚是新嘉街道老兵志愿队爱国教育宣传队队长,1928年9月出生,1944年8月参加革命,1945年6月入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戎马生涯几十载,已是鲐背之年的朱亚告诉记者:“我是一名战士,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还能发光发热。”

1989年,离休定居嘉兴后,朱亚开始致力于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工作,组建革命传统教育宣讲队,奔波于辖区内的大中小学校,开启了红色义务宣讲历程。他常说:“走进校园、走上讲台,是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起跑。”

讲党史军史、讲战争故事、讲英雄模范、讲革命传统、讲理想信念……每一堂课,朱亚和团队成员都会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截至目前,革命传统教育宣讲队已经开展红色义务宣讲780余场,听众从少年儿童到高校大学生,共计6.3万余人次。

这些年,老人还将自己的战斗故事一笔笔写了下来、将自己珍藏的老照片整理出来,交给嘉兴市史志部门,汇编进当地红色主题作品集,成为嘉兴市军地学习党史军史的鲜活教材。2019年,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朱亚“2019年浙江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南湖派出所副所长徐红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南湖,守护红船是他的职责,更是他心底的骄傲。他告诉记者:“在红船旁聆听老党员讲党课,特别有感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温党史能让我们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红船旁的党史学习教育让青年党员学得深入、悟得深刻。每次站在南湖红船边,这位1944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老战士都会热泪盈眶:“只要我还能讲得动,就会一直讲下去,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递给更多青年人。”朱亚说。

一名党史爱好者的努力

让党的声音飞入百姓家

这些天,郝老师风尘仆仆地奔走在社区和乡村之间。

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郝老师课堂”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郝老师原名郝永祥,是新塍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一名高级农艺师,是镇上的“网红老师”,也是一位党史爱好者。

从2013年创办至今,“郝老师课堂”在全镇28个村、社区设立了分站,致力于把党的声音送进千家万户。郝永祥说:“虽然辛苦,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声音,累点也值了。”

过去,“郝老师课堂”主要面向农民传播“三农”科技知识。兼具科学性、务实性和趣味性的“郝老师课堂”通过当地媒体传播后,受到农民的喜爱,成为他们田间地头的“好老师”。

8年时间,团队成员不断增多,“郝老师课堂”也不断推陈出新,将党的创新理论、国家出台的新政策不断充实到授课中。如今,“郝老师课堂”已经衍生出“郝老师青春课堂”“郝老师田间课堂”和“郝老师民间课堂”。其中,青春课堂和民间课堂是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郝永祥和他的团队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农场,以小切口、小事例、小道理,将一个个红色故事讲给群众听。“村子里很多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听不大懂普通话,于是我们就将这些内容编成土话打油诗、绕口令,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听起来亲切一点,接受起来也就更容易一点。”郝永祥说。

3月上旬开始,“郝老师课堂”已经从原先的每周一节课增加到每周两节课,并根据实际需要录制了一批党史军史微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走到哪讲到哪。3月28日,星期天,郝永祥依旧没有闲着。记者翻看他的工作计划本,一天时间,他和他的团队将在大通村至诚生态农场和沙家浜村初心讲堂进行两次授课。为了备好教案,前一天晚上,郝永祥只睡了5个小时,但是,只要一走上讲台,他的精气神就都回来了,浑身充满了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