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休宁县石屋坑村是皖南一带有名的“支红村”,全村89户人家,每家每户门把手上都拴着一块红布。近日,安徽省军区“皖美追寻”团队来到这里,探寻蕴藏在“一块红布”中的力量源泉。
“皖美追寻”是安徽省军区为探索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开展的一场红色资源挖掘活动。安徽是一块红色沃土,前一阶段,在筹划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时,该省军区领导提出,必须结合安徽红色文化遗产,让教育接地气、有温情、冒热气。追寻红色足迹,激活红色历史,演绎红色故事,让陈列在江淮大地上的红色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皖美追寻”活动应运而生。
连日来,他们走进皖西革命老区、皖南徽州等地寻访。石屋坑村“隐居”在皖南深山中,离市区虽只有80公里,但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仿佛把路程无限延长。3个多小时后,大巴车在村口停住,该村红色纪念馆馆长李璐颖走上前来招呼,身后跟着不少年长的村民。
领头的村民叫张桂女,今年75岁,是村里的一名红色义务讲解员。前一天晚上听说有解放军过来寻访,她激动万分。“红军是咱穷人自己的队伍,我们就是和红军亲。”这是张桂女爷爷奶奶那一辈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张桂女的爷爷和两个叔叔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1935年,爷爷张志流为掩护红军特派员倪南山转移时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张志流始终没有屈服,最后被残忍杀害。三年游击战争中,石屋坑村36户98人,牺牲7人,被捕20多人,没有一人当叛徒。
“要保护红军,不能当叛徒,谁家有一个人当叛徒,就是全村的敌人。”这是全村人立下的誓约。1934年至1935年初,方志敏和寻淮洲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敌人打游击时转移至石屋坑村休整,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白色恐怖笼罩下,机智的村民在家门口拴上红布,向红军发出联络暗号:“我家可靠,可以来我家养伤避险,我会保护你。”
“现在我们每家每户都还挂着红布。”张桂女说。记者看到,巷口两边人家的红布都泛了白,张桂女家的红布挂在铁门上,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张桂女说:“村里老人弥留之际,都会交代后人,一定要把红布挂着,这样红军才能找到来家的路。”
据李璐颖介绍,当年皖浙赣红军独立团政委、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刘毓标将军在这里打过3年游击,后来他想再回来看看帮他死里逃生的亲人,但因为枪伤和疾病困扰无法行走,村民便自发组织下山把老将军抬上了石屋坑村。临别时,这位耄耋老人抹着眼泪说:“三年游击战争,我们就是‘三靠’——靠党、靠山、靠群众。”
三年游击战争中,村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红军筹办军需物资、带路、传送情报、打掩护,这里也成为中共皖浙赣省委常驻地和皖浙赣地区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活动中心。1985年,刘毓标写下《石屋坑往事》:“三年游击战争,石坑贡献最优……敌虽进村驻守,省委高枕无忧。”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皖美追寻”活动组长、省军区副政委杨学伦指着石屋坑红色纪念馆墙上的这段话说,百姓和红军“一条心、一条命”是赢得胜利的保证。
“一块红布”的故事,被该团队拍摄成短视频后在新媒体上发布,一位网友的留言发人深思:“当年的红布被98口人捧在手心里,捧住红布就是捧住革命的火种与决心。如今,村民还像捧着火苗一样,小心翼翼地捧住红布,他们捧住的是什么?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又是什么呢?”是坚定的信仰,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