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科技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并不闪亮的“星座”

浅析美国海军新一代导弹护卫舰


■杨王诗剑

星座级护卫舰首舰“星座”号效果图

在年初举行的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协会年会上,美国海军“未来护卫舰计划”项目主管透露,最晚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建造星座级护卫舰首舰“星座”号。从2017年7月发布招标信息起算,星座级护卫舰从图纸走向现实用时不到5年,其发展速度折射出美国海军装备发展思路的变化和对现状的焦虑。

转型下的新需求

护卫舰曾是美国海军远洋舰队的重要成员,主要担负反潜作战任务,兼顾反舰与防空作战。“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确定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海军进一步推动“由海向陆”战略转型,裁撤大量远洋作战装备,其中包括护卫舰。2015年9月29日,佩里级末舰“考夫曼”号导弹护卫舰退役,护卫舰这一舰种从美国海军现役航母战斗序列中消失。

取而代之的濒海战斗舰曾被寄予厚望,但该型舰过于超前的发展理念,使其成为美国海军装备发展史上不太成功的案例之一。美国再次面临战略调整。2018年发布的《美国国防战略》指出,“大国竞争”已取代“反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在这场转变中,美国海军将重新投入大洋深处的战场。

然而,美国海军现役舰艇或多或少均存在问题。3000吨级的濒海战斗舰体积太小,无法容纳足够数量的防空导弹。9000吨级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平均舰龄偏大,且使用成本高。1万吨级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太老,近60%将于2025年前退役。在美国海军远洋舰队中,缺少5000吨至6000吨级的中型战斗舰艇。现实呼唤护卫舰重回战斗序列,“未来护卫舰计划”因此应运而生。

总体设计趋于平庸

为快速推进“未来护卫舰计划”,美国海军面向全球招标,并强调“必须使用已生产过或完成海试的舰体设计,任何研发中或未经海试的设计均不予采纳”。

2018年,全球5家造船企业携带设计方案参与竞标。最终,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胜出。2020年4月,美国防部与其签订合同,要求以欧洲多任务护卫舰为基础进行“未来护卫舰计划”首舰的概念设计与建造。该舰以“星座”号命名,该级舰被称为星座级。

从“未来护卫舰计划”项目办公室披露的信息看,星座级护卫舰设计寿命25年,标准排水量6012吨,满载排水量达7291吨,长和宽分别为151.2米和19.7米,载员200人;采用柴-燃联合动力系统和电力推进装置,最高航速不低于26节;安装最新版“宙斯盾”作战系统、SPY-6(V)3有源相控阵雷达、SQQ-89(V)16综合反潜作战系统、SLQ-32(V)6舰载电子战系统等,可搭载一架MH-60“海鹰”直升机和一架MQ-8无人机;装备一座MK110式57毫米舰炮、32单元MK41通用垂直发射系统、4具4联装RGM-184A NSM反舰导弹发射系统、一座MK49“海拉姆”近防导弹发射器、MK53 MOD 9电子诱饵发射系统和MK48鱼雷发射系统。

星座级护卫舰的出现,短期内缓解了美国海军“优势不再明显”的焦虑。一方面,该级舰均衡的反潜反舰防空能力较好地诠释了“多面手”的角色定位,既能为舰队提供全面攻防能力,又能单独执行各类任务。特别是装备的16枚挪威产RGM-184A NSM反舰导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国海军现役水面舰艇制海能力的短板。另一方面,较大的吨位为后续升级改造预留了充足空间,保证该级舰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不落伍。

然而,由于所有核心部件均采用“货架产品”和成熟技术,该级舰设计被认为过于务实,缺乏亮点。例如,SPY-6(V)3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一般,不及阿利·伯克IIIA型上搭载的SPY-6相控阵雷达。32单元MK41通用垂直发射系统难以应对高烈度海战。RGM-184A NSM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仅200千米左右,与使用数十年的“鱼叉”反舰导弹没有太大区别。

为未来发展探路

目前,美国防部已与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签订首批10艘星座级护卫舰的建造合同。首舰“星座”号12.8亿美元的建造资金已得到国会批复,二号舰“国会”号10.53亿美元的建造费用也已列入美国海军2021财年预算。按照规划,后续每艘舰的建造成本约9.4亿美元。然而,根据美国会预算办公室评估,首批10艘舰的总造价将超过预算,达到123亿美元,该级舰能否在2035年全部建成尚需打个问号。即便一切顺利,该型舰也要到2040年左右才能达成“完全作战能力”。

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美国海军在星座级护卫舰的建造规模与发展进度方面显得谨小慎微,同时,也有借该级舰探索未来水面舰艇建设方向的用意。根据今年2月美国海军向参议院提交的报告,“下一代驱逐舰”DDG(X)的设计思路与星座级护卫舰类似,采用“货架产品”和成熟技术。这表明,美国海军开始重新注重常规战争,新装备发展趋向务实,这一动向值得关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