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在九州岛熊本健军基地成立“第301电子战中队”。这支部队由原“西部方面通信情报队”升格而来,编制80人。据报道,该部队将于今年底前分批进驻长崎相浦、鹿儿岛奄美大岛、冲绳那霸和知念等基地,并计划到2023年进一步部署于长崎对马岛和冲绳与那国岛,从而构筑起所谓的“南西电子岛弧”。
世界许多国家都拥有自己的电子战部队,相较之下,日本陆上自卫队新成立的这支电子战部队有其特殊性。
首先,这是多年以来日本拥有的第二支电子战部队。日本首支电子战部队即“第1电子队”组建于冷战时期,长期驻扎于位于北海道千岁市的陆上自卫队东千岁驻地,下辖两个电子战中队,主要针对苏联(俄罗斯)开展电子作战。新成立的“第301电子战中队”虽然在中队序列上已排至第三,却是时隔数十年后,日本决策成立的第二支电子战部队,足见其重要性。
其次,这支新成立的电子战部队起点较高,据称装备有新型车载“网络电子战系统”,整合了电子支援与攻击两项作战任务,其工作频谱范围涵盖绝大多数军用卫星、微波通信和雷达工作频段,不仅可以分析对手的电波频率,还可以发出同频电波致其失效。同时,新部队6个驻地全部位于西南离岛,其中长崎相浦基地也是水陆机动团的驻地。据日本媒体分析,这种共驻模式将为双方开展联合夺岛等演训提供便利。
再次,这支新电子战部队的出现只是日本大规模建设电子战部队的一个侧影。此前,日本自卫队在2020财年预算中已列支150亿日元(1日元约0.06人民币)研发“远距电子战机”,列支38亿日元研发陆基“对空电子战装置”。据报道,陆上自卫队还计划年底前在东京朝霞基地再新建一支电子战部队,从而集3支部队之力,构筑起覆盖日本全境的“列岛电子岛弧”。除研发新装备、建设新部队外,自卫队还通过提升F-15战斗机电子战能力、为UP-3D多用途飞机加装电磁干扰装置、加速引进具备电子战能力的F-35A/B战斗机、计划未来部署高功率微波装备等一系列措施,加速建立完备的电子战体系。
日本为何如此重视电子战?究其原因,既简单也复杂。
所谓简单,是由电子战自身地位所决定的。近年来,日本越来越将电磁频谱视作军事力量的战略性关键领域。新版《防卫计划大纲》明确指出,电磁领域是“现在战斗状态下攻防的最前线”。基于这一战略认知,今年3月8日,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视察朝霞基地时,公开表示“通过干扰敌军电磁波,我们可以取得战场优势”。
所谓复杂,是由日本的电子战“能力”评估所决定的。有分析认为,与电子战的空前重要性相比,日本电子战能力仍然远逊俄罗斯等周边大国,不仅自身作战受到限制,也无法保护盟军免受电子战行动影响,更无法使用电磁频谱有效攻击对手。
基于对电子战重要性的认知,以及对所谓能力匮乏的担忧,日本《防卫计划大纲》很早就强调要“提高抵御电磁频谱攻击的响应能力”。同期公布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指出,应在日本陆上自卫队新编电子作战部队,并在日本防卫省设立专门机构,以提高电磁领域的计划与协调能力。正因如此,“第301电子战中队”虽说是新鲜登场,却早已是“言之有预”。这甚至引起瑞典智库“安全和政策研究所”的高度关注,评价为“虽然电子战能力是一种非致命性防御系统,但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可以成为日本‘多域联合防卫力量’中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其相关动向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