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战史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相众而受敌

韩陵山之战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姚 君 黄义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苏军士兵

原 典

《百战奇略》受战篇原文为:凡战,若敌众我寡,暴来围我,须相察众寡、虚实之形,不可轻易遁去,恐为尾击。当圆阵外向,受敌之围,虽有缺处,我自塞之,以坚士卒心。四面奋击,必获其利。法(《司马法·用众第五》)曰:“敌若众,则相众而受敌。”

受战篇认为,大凡在作战中,若敌众我寡,敌突然对我实施包围,我方应认真察看敌人兵力、虚实等情况,不可轻易退走,以防被敌尾随追击。应当将队伍布列成环形阵地以迎战敌人的围攻,虽敌留有缺处,我军应自己把它堵塞,以此坚定士卒拼死一战的决心,奋击围攻之敌,这样一定能获得胜利。诚如古代兵法所说:“敌人如果兵力众多,就要在察明敌情后,准备在可能被包围的情况下迎战敌人。”

战 例

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春,高欢率兵讨伐并州刺史尔朱兆。次年春,高欢攻占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尔朱兆调集20万人企图四路会师于邺城以围攻高欢军。在敌方兵力数倍于己的情况下,高欢将部队依托韩陵山布列成环形阵地,并将牛驴拴连在一起拦住部队退路。如此,全军将士都下定决心拼死一战。高欢挑选精锐步骑兵从阵地中央突然冲出,向围攻之敌发起迅猛袭击,最终击败尔朱兆军。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不宣而战。1942年夏,纳粹德军计划在最短时间内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坚守斯大林格勒,于7月12日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先后经历纳粹德军的大规模轰炸、纳粹德军攻入市区、巷战和苏联红军合围等阶段,苏联最终取得歼敌66个师约150万人的胜利,纳粹德军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计谋分析

察明敌情后正确应对。受战旨在阐述被敌包围形势下作战应注意的原则,强调面对敌众我寡的被动局面,要正视危险情况,下决心紧缩阵地,集中兵力抗击。在敌众我寡、被敌包围的不利态势下,是坚决突围,还是撤退逃走,战略决策事关全局,必须慎之又慎。因此受战篇原文为“不可轻易遁去”,而非绝对不可遁去。我方应认真分析形势,从实际出发,根据敌情、我情、地形等各方面情况,找到对手的薄弱环节,打得赢就打,而当实际条件和能力不足时,则打不赢就走,不可一概而论。尔朱兆军几乎是高欢兵力的7倍,但高欢敏锐地发现了敌内部分歧和缺乏统一指挥的致命弱点,针对性采取先攻一路、各个击破的战法,从而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反包围作战成功战例。而在延安保卫战中,毛泽东从全国战局的进展和敌我军事力量对比的角度分析后,作出了中共中央机关和部队主动撤离延安的决策,使西北野战军轻装上阵,打起仗来主动灵活、游刃有余。

发挥高超的指挥艺术。受战不仅指要有受围的准备,还强调受围后如何反击制胜,因此即便被围,也应积极地“受”,想方设法变被动为主动,化解被围困境。不讲究技巧一味被动死守,显然价值不大。“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面对被围,必须正视和承认实际面临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奇正、虚实就是应对压力应采用的策略。受战提出的布列环形阵地是其中一种手段,需要指挥员发挥高超的指挥艺术,综合运用各种战术手段灵活指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军采取防中有攻、防御和攻击相结合的战略战术,利用城区纵横交错的街道构筑大量反坦克堑壕、雷场和街垒,使擅长野战的纳粹德军坦克部队无法施展快速突击能力,火力优势难以发挥,只能依靠步兵与苏军进行巷战。如此,在兵力、武器方面处于劣势的苏军逐渐夺回战场主动权,最终以劣胜优、以弱胜强。

激发将士死战的斗志。“受战”就是被迫接受作战,处于被动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被动中丧失信心。战争实践经验证明,被敌包围时,军心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身处绝境,只有上下一心,燃起同仇敌忾、奋力死战的斗志,才能于绝境中闯出一条生路。首先,要军民一致,将士一心,受围后敌必想尽一切办法动摇和涣散我方士气,此时,主帅要让将士明白唯有拼死一战才有出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军和斯大林格勒市民表现出“一步也不后退”的大无畏精神,使纳粹德军在苏联战场上处处碰壁,加速了其覆灭。其次,主将要作好表率,冲锋在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德军主将鲍罗斯的司令部设在距前线150公里外的小镇别墅,而苏军主将崔可夫的司令部距前沿仅400米,但他誓言,决不会渡河撤退。第三,内部要团结一致,相互支援,在反攻作战阶段,苏军仓库和野战医院均紧随部队推进,进行有效保障,各方面军和集团军相互支援,形成了共同抗敌的合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