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动员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小海卫”:助力申城民防宣传


■吕 娟 本报特约通讯员 程 峥

编者按 提起北京奥运会,人们对5个可爱的福娃记忆犹深;说起上海世博会,很多人都难忘吉祥物海宝。受此启发,近年来各地人防部门设计和推出一些卡通人物,通过它们展示了本单位形象,促进了人防的常态化宣传。本版摘取两个单位的做法,在借助卡通人物向读者恭贺新春的同时,也希望能为加强和改进国防宣传提供有益的借鉴。

“赞”“收到”“奋斗”“马上到”“保证完成”……春节前夕,上海市民防办推送的“小海卫”24种表情包,被越来越多的申城市民添加和使用。不少市民由此开始关注“上海民防”微信公众号和人民防空常识。

“小海卫”是上海市民防宣传形象代言人,已经陪伴上海市民4年半时间。“想出设计代言人的主意不难,难的是设计出让大家满意的形象。”谈起“小海卫”的诞生过程,该市民防办秘书处处长任栋告诉笔者,有一个“上阵父女兵”的故事在上海民防系统传为美谈。

2016年7月,上海市民防办通过《文汇报》发布的一条消息,引发很多人的关注,消息的内容是:征集民防形象代言人设计方案,时间为2个月。该市长宁区民防办宣传科科长李树军坐不住了,虽然他自己不懂美术设计,但他的女儿李瀛是一名漫画设计师,他想带着女儿一同完成这项有意义的工作。然而,那一阵子女儿特别忙,每天很晚才下班。沉思良久,李树军还是决定做做女儿的工作。

一个周六,他把李瀛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自己在民防系统干了大半辈子,对民防工作感情很深。尽管民防系统的设计方案奖金不多,但他还是希望女儿跟自己一起,为上海民防建设做点贡献。他的话打动了女儿,父女俩开始挑灯夜战、共同攻关。

李树军每次提出心中的设想,李瀛就把设想落到纸上;女儿擅长美术设计,父亲熟悉民防工作,父女俩密切配合,一口气设计出20多套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2个月后,经过海选、初选、网民投票,父女二人设计的方案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进入代言人形象“十强”评审会。会上,一位头戴白玉兰头冠、身披披风的英武少年造型,吸引了众多评委的目光。

“这位少年的名字叫做‘小海卫’,取护卫上海的小伙伴之意。”李瀛向评委介绍道: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将“小海卫”的头冠设计成白玉兰形状,寓意民防人紧跟大上海发展步伐,敢为天下先、勇当排头兵;头冠上嵌入的“CCAD”,是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点明人物身份;把一眨一眨的大眼睛绘成海蓝色,表明“小海卫”诞生在东海之滨、面朝大海;“小海卫”身着人防作训服,表示为战而生、常备不懈……

由于“小海卫”形象巧妙地将人防特点与上海元素融为一体,且设计得英气逼人而不乏稚朴可爱,因而被评审会确定为上海市民防宣传形象代言人。

设计代言人的目的是扩大民防影响力。评审会召开的当月,“小海卫”就出现在全市多个人员疏散演练现场,让市民对人民防空有了直观印象。

2017年6月,“小海卫的民防世界”APP推出,成为全市儿童防空防灾演练的生动教材。

2018年7月,《走进“小海卫”的民防世界》《“小海卫”撤离震区的真实记录》两本图书,在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受到青睐。

2019年9月,以“小海卫”为主角的动画《Follow me(译为:跟上我)》与观众见面,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跟着“小海卫”学民防技能。

2020年11月,“小海卫”微信表情包上线,因其兼具鲜明的人防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而颇受欢迎……

“今后,我们不仅要让‘小海卫’的表情越来越丰富,而且要让它的出场频率越来越高,使其融入上海百姓的日常生活。”上海市民防办主任钟杰如是说。

上图:“小海卫”的一个日常表情。

李 瀛提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