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个民兵带富一个村


■李京进 牛 耘

春节前夕,笔者驱车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出发,一路向南,来到十六里河街道石匣村。远近闻名的济南市市中农乐园枣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掩映在漫山遍野枣树林里。

“这个合作社负责人,就是民兵王生宝。”市中区人武部政委李海永说,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年收益60余万元。

王生宝是该人武部帮扶的致富带头人,也是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的大能人。对此,村民们有说不完的感激话。

十六里河街道石匣村,四面环山,地理位置偏僻,道路难行,经济发展滞后。2016年,该区人武部正式与石匣村结对帮扶,他们根据村里山坡地多的实际,鼓励村民承包山坡地种植果树。

“在这荒山坡上咋种果树?”“哪有闲钱买树苗啊?”“万一赔了可咋办?”人武部领导登门入户进行思想发动,村民们仍然顾虑重重。

群山挡住了村民的视线,也禁锢了村民的思想。思来想去,人武部领导决定改变策略,变广泛撒网为重点突破。

在寻找合适人选时,民兵王生宝走进了人武部领导的视线。同所有村民一样,当过兵的王生宝有致富愿望,但他走不出“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每天拼命地“土里刨食”,日子过得仍然紧巴巴。

“挣钱是你的,赔钱算我的。”人武部领导推开王生宝的家门,讲扶贫政策、话栽培果树前景……他的思想活泛了,决定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随后,人武部积极协调当地林业部门,很快就帮王生宝承包了村里100余亩山坡地,进行枣树苗培育,还协调市里相关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王生宝收获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种果树能不能算我一个?”眼前的变化,比磨破嘴的宣讲更管用。村民纷纷找到人武部领导,说出了心中的渴望。

“这次你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人武部领导见时机成熟,找到王生宝实施新的帮扶计划:注册成立了市中区农乐园枣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吸引20个贫困户加入进来,进行培育树苗,栽种枣树,改良枣种,逐步实现了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返聘农户,反哺枣苗基地建设的良性循环。一些富起来的村民由衷地说:“真不敢想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如今,在王生宝带动下,村里绿化苗木种植面积达到50亩,吸引了100余人来务工,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同时,靠着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品牌,全国各地也纷纷定购他们培育的枣树苗木,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