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山东省昌邑市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打造国防教育体系

87处场馆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本报讯 王栋、仲崇岭报道:“大儿子牺牲了,他又送二儿子,直到把6个儿子全都送上战场……”1月上旬,山东省昌邑市委党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开展现地教学,学员们在龙池镇“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一门六英”雕塑面前,聆听当年渔埠村孙阁田老人送儿上战场的故事,听到动情处,个个眼眶湿润。

“渤海走廊”位于原山东昌邑、潍县、寿光三县北部,地处昌潍平原与渤海莱州湾结合部。抗战初期,胶东通往鲁中的交通线被日伪军切断。山东党政军民同仇敌忾、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保证了“渤海走廊”的安全畅通,大批医药、弹药、粮食、棉花等战备物资,经由此地运往各根据地,为山东和全国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硝烟早已散去,红色记忆历久弥新。为传承好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该市建成2600多平方米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并以其为主体打造了包括与之相配套的78处红色村史馆、8处专题展馆在内的贯穿“渤海走廊”全域的红色教育基地。这87处红色场馆将当年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历史呈现得更加完整、丰富和立体。

从小就在昌邑这片红色热土长大的第80集团军某旅中士高骞深有感触地说,他们家乡当年“一门四英”“一门五英”甚至“一门六英”的模范家庭有很多,涌现出了被敌人活剐38刀而壮烈牺牲的党员干部、踮着小脚日夜为八路军通风报信的革命母亲、双腿炸断仍抱着炸药包扑向敌人的钢铁战士……“我之所以选择携笔从戎,是因为从小就受到这些红色故事的熏陶,立下了从军报国的志向。”

据了解,该市红色教育基地建成以来,先后被省市县20多家单位确定为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培训团体3660多批次,有20多万党政干部、社会群众、部队官兵、复转军人和青少年学生来到这里,聆听历史、缅怀先烈、激发斗志。如今,当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讲好昌邑红色故事,做好昌邑红色传人”作为开学第一课。

“一处战斗遗址就是一座精神丰碑,一段英雄事迹就是一本红色教材。”该市市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吕珊珊介绍,他们在不断扩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规模的基础上,启动红色文旅小镇建设,包括市委党校新校等多个党性教育培训项目,用无数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更多军民在新时代继续砥砺前行,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短 评           

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

■郭守伟

红色资源承载着激情燃烧的岁月,铭刻着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缅怀先烈、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

山东省昌邑市充分发挥“渤海走廊”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构筑起多馆为一体的全域性红色教育基地,对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涵养干部群众的家国情怀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是常说常新的课题。山东省昌邑市的做法给人启示:蹚开内容经典化、形式多样化、推广市场化的路子,不断推出红色底蕴深厚、时代气息鲜明、深受人们喜爱的独特品牌,使红色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在干部群众心中扎根,在广袤大地上传播、传承,永远焕发勃勃生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