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是指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由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体。目前,我国已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一系列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战略资源丰厚、动员潜力巨大、军事价值突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城市群防护方面的做法,加强城市群国防动员准备工作,为我国城市群构筑防护网,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具体讲,应做到“四个打造”:
把握整体协同发展定位,打造一体化动员法规体系。“法者,治之端也。”加强城市群防护,首先要抓好法规建设。应探索基于区位优势、适应平战需要、便于组织操作的城市群国防动员法规及其配套制度。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群,在国家国防动员法规框架下,出台具体法令和行政命令,设置国防动员的决策机构、协调机构和执行机构,明确政府各部门在武装力量动员、装备物资动员、经济动员、信息动员等领域中应承担的职责,使城市群的动员能力大幅度提高。
有关部门应将城市群国防动员法规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及时出台地方性法规,滚动修订国防动员方案,着眼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规范民用资源征用补偿措施办法,建立健全一体化快速动员等级响应机制,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动员法规体系。
结合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打造立体安全网。瑞士所有大型公共场所地下均建有防空洞,地下掩体可供860多万人同时使用;俄罗斯莫斯科将防范核生化袭击,作为地铁建设的硬性指标;法国巴黎在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时,同步修建指挥通信工程、备用发电站、地下医院、战备仓库等设施,战时可迅速投入使用。这些做法启示我们,城市防护体系应与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严格落实人民防空相关法规,建设具备防常规武器攻击的地下掩蔽工程,构建四通八达的“地下长城”,确保战时城市群职能迅速转入地下;综合利用地铁、隧道、地下管廊工程等,打造贯通“最后一公里”的疏散系统和救援通道系统,实现群内城市无缝对接;优化配置地下指挥所、医院、救护站、宿舍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城市数据储存等功能,常态维持2周以上饮用水和药品、粮食储备并定期更新。
以公共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大型人防工程等公共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进军地联合指挥平台向城市街道(镇)一级延伸,优化完善指挥协同、信息共享、支援配合机制。完善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项目审批机制,按计划实施关键部位、关键设备地下化建设。基于“北斗”和短波通信,建立保底的通信联络手段,确保关键时刻指挥不间断。
依托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打造快捷高效的国防交通体系。东京都市圈内建有地铁线300多公里、铁路近3000公里,为战时人口疏散提供了先决条件;作为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中心,美国芝加哥依托商用航空公司、海运力量分别建立后备航空队、国防后备船队,对加入后备航空队的民营公司逐年分配一定数量的军事空运任务。
这些做法启示我们,城市群在建设“智慧交通”管理平台时,应同步嵌入军事需求,为完善物资运输、兵力投送和伤病员紧急后运等国防功能打下基础。应对接军事装备车辆和人员、物资通行需求,合理设计道路宽度、路卡站点,在路网沿线、交通枢纽等地预留部队集结地域,预设军用飞机临时起降跑道、临机疏散通道,确保战时与核心城市和其他区域的直连直通。应拓展“轨道+道路+空中”交通体系职能,打造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国防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战时物资输送、兵力集结等行动效率。
挖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产业优势,打造“科技+人才”智慧动员体系。城市群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高技术产业园数量多,为建设智慧动员体系提供了优越条件。近年来,美国纽约积极吸纳高技术产业,将一批科技企业纳入国防科技工作体系。日本80%以上的科研项目都由企业承担,大型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构建了完善的国防工业科研开发和生产体系,储备了世界领先的先进工业技术和人才,为实现高端民用技术的快速转化埋下伏笔。
应以智能城市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完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体系,将国防动员信息建设纳入城市群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保证数据更新实时化、动员要素精准化、实施过程高效化;依托城市群应急救援平台,建设扁平化、一体化的军地联合指挥体系,提供快捷通信、高效指挥等应用支持;对照军事需求,深入搞好新质民兵信息摸排统计,开展经常性演练,将城市群丰厚的人才资源转化为强大的防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