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中国东部和北部沿海屡遭倭寇袭扰。永乐十七年(1419年)4月,辽东总兵官都督刘江接朝廷通报,倭寇饥困已极,很可能前来劫掠。5月,刘江奉命节制辽东沿海诸卫所。到任后,他根据望海埚(位于今大连市金州区赵王屯东,海拔116米)地形情况,垒筑城堡,并筑烽火台瞭望敌情。6月14日晚,望海埚哨兵报告东南有火光,刘江得知情况后,判断倭寇将要来犯,随即做好战斗准备。15日拂晓,倭寇两千余人分乘31艘战船闯入青云河口,从马雄岛(今大连市金州区大李家镇城山头)登岸,直奔望海埚。
刘江命指挥使徐刚率步兵埋伏在望海埚山下,另一指挥使钱真率马队绕到倭寇后方丛林中隐蔽,并命百户姜隆率壮士潜入倭寇登岸处焚烧贼船,断其后路。倭寇窜至望海埚山下时,天已大亮,刘江举旗鸣炮,伏兵四起,步兵、骑兵密切协同,轮番截杀,大败倭寇。残余倭寇见势不妙,逃入望海埚下樱桃园空堡中。刘江采取“围师必缺、围三缺一”战术,三面围堡,独留西门,倭寇纷纷向西门突围。待倭寇中计后,两翼伏兵夹击而来,倭寇被骑兵一阵冲杀,死伤大半。此时,倭船已被姜隆率队全数焚毁,断绝退路。一昼夜的战斗中,明军共歼敌742人,俘虏857人,史称望海埚大捷。
望海埚大捷有力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保障了辽东海上交通安全。此后百余年,倭寇未敢再来袭扰。
达·芬奇设计“坦克”
坦克由英国于一战期间发明,但其实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就设计出了一款“坦克”。
在达·芬奇的手稿中,这种坦克车呈倒置的圆锥形,看起来像个草垛,外围一圈都是可以向外射击的炮台,下方有4个轮子,并留有一道小门,可供炮手出入。达·芬奇设想这种坦克能够凭借自身火力和防护装甲冲入敌阵,步兵也可尾随其后一起冲锋。
这款“坦克”只能依靠人力脚踏前进,且射击时内部噪音巨大,令人无法忍受,故从未批量建造和投入实战,但其设计理念相当前卫,与现代坦克或装甲车已有相似之处。
(吕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