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崔维、马振飞报道:校园英模路建设加入兴安红色文化元素,表述形式采用蒙汉双语……近日,在内蒙古兴安盟蒙古族少年军校建设规划研讨会上,兴安军分区领导提出新年度依托少年军校加强国防教育的五点建议得到与会人员的积极响应。这是兴安军分区自2002年以来,连续18载抓建蒙古族少年军校的缩影。
兴安盟盟委委员、兴安军分区政委吴益介绍,多年来,他们发挥驻地红色资源优势,依托少年军校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取得了积极效果。在军分区机关和科右前旗人武部的援建下,这所蒙古族少年军校修建了“英模路”,建设了400米障碍场,组建“国旗护卫队”等社团组织,学生军事素养和国防观念得到提升。
兴安军分区发挥驻地红色资源的优势,与兴安盟委宣传部共同编撰《红色兴安故事集》,开展“读红色兴安故事,讲红色兴安故事”活动,学校每个班的学生都能流利地讲三五个红色故事。近年来,他们把“第二课堂”地点选在“五一会址”、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等地,通过现地参观、聆听讲解,感悟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增强国防意识。在科右前旗人武部的组织下,学校成立蒙汉学生帮学对子,与察尔森小学开展联建活动,常态组织“学民族语言、知民族政策、促民族团结”活动。
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从这个学校走出的学生,有237人从军,375人考入重点大学。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发展,这所蒙古族少年军校播撒的红色种子越来越多地在边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