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无私关爱,有一份情叫鱼水情深。
在东北边陲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名叫韩淑秀的老人,今年已69岁,她情系边防、爱护官兵,牵挂军营39载。她的淳朴善良,温暖着一代又一代边防官兵。驻守在边防线上的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官兵,亲切地称她为“韩妈妈”。
岁月如水流淌,“韩妈妈”一家拥军护边的足迹遍布边防线每个角落。在她的感染下,边境线上涌现出一批义务护边员,与边防官兵一起守护着祖国的边疆。
“温暖驿站”
十四户村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市,因村里只有14户村民而得名。这里崇山环绕,交通闭塞,只有一条崎岖狭窄的山路通向外界,是个偏僻荒凉的小山村。由于靠近边境线,这里是该边防旅某连官兵巡逻的必经之路。这段边境线距离连队较远,而且道路坑洼,每到冬季就更加艰险难行,一次巡逻往返需要10多个小时。
如今,连队最老的兵也是从班长的班长那里听到韩淑秀与子弟兵的故事。
那是1981年冬日的一天,连队官兵到这里巡逻。刚出门时还是晴空万里,虽然温度很低,但是阳光照耀着积雪,显得格外好看。可刚出发半个小时,就突降大雪,鹅毛般飘落的雪花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官兵前进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风雪实在太大,情急之下,官兵踏着没膝的积雪敲开了十四户村村民韩淑秀的家门。
看着眼前年轻的官兵脸上身上都挂着冰碴儿,韩淑秀的眼睛湿润了,她赶紧招呼大家进屋,端茶倒水、添柴取暖,小屋里顿时温暖起来,她说啥也要留官兵在家吃顿饭。
她和面做饭,拿出了家里仅有的3个鸡蛋。当热乎乎的饭菜摆上餐桌时,官兵都红了脸,有的还红了眼眶。他们不好意思,就说是屋里的柴烧得太旺了,热得人脸发烫。
韩淑秀的屋子不大,她一不小心就碰到了官兵的行囊。“咚”的一声,一个东西掉在了地板上。韩淑秀一看,竟然是一个挂着冰霜的馒头。“这馒头可怎么吃啊!”也就是从那一刻起,韩淑秀决定要让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从此以后,十四户村的村口外总有一个瘦小的身影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开始,官兵不愿意去打扰韩淑秀一家,宁愿在外面挨饿受冻也不给她添麻烦。后来,韩淑秀就干脆跑到边境线上等。
边境线上风大雪急,北风裹挟着积雪像刀子一样划在韩淑秀的脸上,更刻进她的心里。她愈加体会到边防官兵的艰辛,也更坚定了要为他们送温暖的想法。她常在边境线上一等就是半天,只要看到巡逻官兵来了,焦急的脸庞立刻就舒展开来。
冬天烧火炕取暖,夏天备瓜果降暑,渴了端茶倒水,饿了下厨做饭,只要是家里有的,韩淑秀都会毫不保留地拿出来。
为了存储更多的食物,让官兵吃好吃饱,韩淑秀还说服儿女省吃俭用添置了冰箱。每次吃饭时,她都要坐在旁边看着官兵吃完她才肯吃。
韩淑秀的家成了执勤官兵调整休息的“温暖驿站”,她的关爱如涓涓细流,浸润着每一个在“驿站”停留的官兵的心田。
一声“妈妈”
由于驻地冬季寒冷,很多南方入伍的新兵脚都会冻伤。韩淑秀打听到用茄子秆熬水治疗冻伤的偏方效果好,于是每次在官兵巡逻要路过家门时,她早早就熬好药水,等着受伤的官兵……
每每回想起这一幕,四级军士长裴可欣都禁不住热泪盈眶。那时候,裴可欣还是个刚下连不久的新兵,严寒让身体本就瘦弱的他,手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伤,再加上思乡心切,他一度出现了打退堂鼓的想法。是韩淑秀慈母般的照顾,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你们还年轻,出门在外可千万要照顾好自己!”韩淑秀心疼地望着那双浮肿的手,一边擦洗,一边按摩。听着这句父母也经常唠叨的话,裴可欣的眼睛盈满了泪水。经过韩淑秀的耐心照料,他手脚上的冻伤很快就康复了。
和裴可欣一样,很多官兵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温暖。韩淑秀一家给予官兵亲人般的呵护和照料,让他们终生难忘。
那年冬天,大雪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来临。大雪封山,连队送往哨所的冬储菜还没有送到。那些天,哨所官兵只能啃咸菜度日。
韩淑秀冒着风雪挑着扁担来了。10公里的山路,她走了近一天时间,渴了吃口雪、饿了啃个馒头。一步三滑地走,周围皑皑白雪、空无一人,她根本分不清哪里是路。一不小心踩空,她连人带筐滑进了沟里。菜滚落出来,她的手背被坚冰划破,鲜血直流。
她咬着牙站起来,向着哨所的方向继续走。当官兵看到那两筐用棉衣盖着的白菜、萝卜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声声“妈妈”响彻山谷,也焐热了韩淑秀冰冷的身躯。
寒来暑往,连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可韩淑秀对官兵的关爱却从未改变。韩淑秀关爱连队的官兵,连队的官兵也惦记着韩妈妈。令韩淑秀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官兵离开连队以后,一直把她记在心里。
多年来,韩淑秀收到“兵儿子们”给她写的信件、电话无数。每当听到他们的喜讯时,韩淑秀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家住安徽的退役老兵王宪每年只要有时间,就会不远千里回来看望韩淑秀。
“韩妈妈的关爱对我们边防官兵来说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王宪感慨地说,韩妈妈慈母般的爱让我们在寒冷的北疆找到了家的温暖。退役返乡后,王宪传递爱心、热心公益,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帮助数十个孩子重返校园。
接力护边
连队辖区点多线长,边境管控难度较大。每年的松茸、蘑菇采集期,辖区会涌入大量的采集人员,稍不留意就可能出现越界采集的情况。这是执勤官兵最忙的时候,也是韩淑秀一家最忙的时候。韩淑秀和老伴薛奎、三儿子薛连军每天都要到边境线上去巡查。
一家出了3个护边员,只讲原则不讲情面。薛奎的弟弟薛海对此深有感触。
他家的玉米地离边境线不太远,每到秋天的时候就有很多野猪在边境线附近出没。看着地里好端端的玉米被野猪啃得七零八落,薛海决定在铁丝网附近布下几个狩猎套。
可这事不久就被巡逻的薛奎和韩淑秀发现了,任凭他怎么请求,老两口就是不同意。“边境地区严禁狩猎,谁也不行!”看着他俩这么坚决,薛海只能无奈地离开。
薛奎心里清楚弟弟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于是就在附近蹲守。果然,一天夜里薛海又悄悄地来了。薛奎和韩淑秀立刻出来阻拦,“边境无小事,事事连国防。我们哪能知法犯法!”在薛奎和韩淑秀的耐心劝说下,薛海终于打消了布设狩猎套的念头。
这些年来,村里很多人起初也不理解,“义务巡边啥好处没有,为啥要操那个心?”韩淑秀这样回答:“没有边境的安全稳定,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以前通信手段比较落后,遇到突发情况,只能徒步通知连队。有一年盛夏,边境线附近突然闯入了两个陌生人,形迹非常可疑,引起了正在田间劳作的薛奎夫妇的注意。多年的巡边经验,让他们意识到事情非比寻常。
“情况紧急!必须立刻将消息通知连队!”他俩赶紧放下锄头,由韩淑秀将消息告诉连队,薛奎留下来防止人员向境外逃窜。
火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路边的荒草几乎要燃烧起来。韩淑秀脸上的汗珠啪嗒啪嗒地一直往下掉,近20公里的山路,她跑了两个多小时。眼看着就到连队了,可她突然眼前一黑,昏倒在地,幸好被官兵及时发现。她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快!边境有人!”
连队迅速派出勤务组,韩淑秀起身也要跟着去,被官兵劝住。官兵感慨地说:“在韩妈妈心里,边境上的事情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由于韩淑秀报告情况及时,连队成功地抓获了企图越界的走私人员。
几十年来,韩淑秀一家义务巡边,足迹遍布边境线的角角落落。他们徒步巡边近10万公里,为连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千余条。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韩淑秀的三儿子薛连军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参军入伍的种子。高中毕业后,薛连军毅然选择了军营。退役返乡后,他成为驻地林场的一名护林员。
戍边情怀薪火相传。如今,薛连军循着父母的足迹翻山越岭、查看界碑、义务巡边。他说:“父母一辈子执着地做着拥军护边这件事,我要带着他们的初心一直走下去!”
在他们的感染带动下,边境线涌现出了一批义务护边员。王伟和宋姗姗夫妇的家就在通往边境线的必经之路上,多年来他俩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会不自觉地到路口转一转,留意进出的外来人员和车辆。为此,他们还在门口安装了视频监控。
当被问到为什么义务护边时,王伟说,“我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耳濡目染了韩大娘一家的拥军情怀,让我认识到护边关乎我们每个家庭的幸福,边稳才能家好。”
正是有了许多像韩淑秀一样情注边防的义务护边员,辖区连续多年安全无事故。连队官兵这样形容,“边境线有什么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就是边防线上的千里眼、顺风耳!”
图①:官兵每次巡逻路过韩淑秀家门口都要进去看望她。
图②:韩淑秀为官兵讲述她多年来与边防官兵的故事。
图③:韩淑秀拿出退役老兵寄来的信件和照片,与官兵一同分享她的喜悦。
图④:每次韩淑秀都会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官兵。
本版图片由赵鹏飞、殷皓伟提供
制图:张 锐
官兵感言
军爱民、民拥军,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建设强大边防的重要保障。边境的安全稳定离不开日夜坚守的边防官兵,同样也离不开像韩淑秀一样默默支持边防建设的“兵妈妈们”。有了她们的无私帮助,我们的国防建设将会更加稳固。
——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政治委员 杜迎春
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爱兵护边矢志不渝。韩淑秀一家拥军39年,想官兵所想,解官兵所需,用拳拳爱心温暖兵心,用默默坚守义务巡边。她是官兵心中的“编外指导员”,是温暖心灵的“温馨驿站”。
——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政治教导员 肖云龙
崎岖的山路留下了您厚重的脚印,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母爱的一片天地。您用无疆大爱牵挂着军营里每个年轻的“儿子”,用坚实脚步走出了一条拥军大道。官兵们代代相传的亲切称呼,就是您最感欣慰的回报。
——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政治指导员 张旭升
认识韩妈妈已经15个年头了,每年只要有机会我都要去她家里坐一坐,唠唠家常、聊聊生活。不管遇到多大的难题,只要听一听韩妈妈的话,心里就有了一分底气。遇到开心事,我都会及时和她分享。韩妈妈对我们的这份亲情,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
——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四级军士长 张 健
韩妈妈靠着两只脚走遍了边防线上的角角落落,为边防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边防官兵,我们要始终坚守工作岗位、牢记戍边职责、锤炼过硬本领,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守护人民的幸福生活。
——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中士 张 雷
早就听班长讲过韩妈妈的故事,第一次来韩妈妈家里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朴实善良、温暖体贴,让我感觉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每次吃饭她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我们,等到我们每个人都吃饱她才肯吃。她对我们的深情关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上等兵 李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