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发布,再一次在全社会掀起向“最美退役军人”学习的热潮。
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展现退役军人风采,礼赞优秀退役军人,激发的是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奏响的是尊崇关爱退役军人的时代强音。
尊崇,献给这个为保家卫国作出了积极贡献的光荣群体。
荣光,属于每一个珍惜荣誉、永葆本色、拼搏奋斗的退役军人。
加速
“双十一”,中国空军成立纪念日,亦是普通人眼中购物节的代名词。2020年,这一天对广大退役军人而言,多了一层特殊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公布。
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退役军人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从规划立法到颁布出台,按下的始终是“加速键”——
2018年4月,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伊始,退役军人保障法起草就被列为“家底工程”重点推进。4月27日,退役军人保障法被列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2018年7月1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不满百天之际,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初稿问世。此后1年多的时间里,退役军人事务部多次听取军地各方面各层面意见。
2020年6月18日和10月13日,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两次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退役军人保障法,习近平主席签署国家主席令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以法之名享受尊崇,以法为盾维护权益。“加速”立法的背后,是对广大退役军人及现役官兵热切期盼的真诚回应,展现出党和国家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坚定决心,饱含着全社会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有法可依,让我们有了底气。”一位老兵在网络上这样留言。
“加速”,亦是从中央到地方开展退役军人工作的常态——
2020年,《境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新修订的《光荣院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推动抚恤优待政策落地见效的通知》等先后发布印发。目前,中央层面已出台政策性文件52件,指导地方配套出台细化政策措施近600件,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2020年7月,北京市1个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6个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333个街道(乡镇)、6651个社区(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面建成。自2019年2月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体系建设在1年多的时间里已日趋完善。
截至2020年9月,安徽省共建成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134家,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330场,帮助3万人实现就业。为把退役军人作为重要人才资源安置好、使用好,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教育培训、优化公共服务,激励退役军人在新的战场再立新功。
……
蹄疾步稳,踏石留印。从“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国家关心、优待退役军人,加强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保障退役军人依法享有相应的权益”如今得到坚强法治保障,广大退役军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伴随着一项项政策制度的密集出台、一个个“暖新闻”的接踵而至,一步步成为现实。
致敬
英雄,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垒实了一个社会的价值底座。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那是一场筋骨与钢铁的较量,一条鸭绿江,见证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和一支不一样的军队,见证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孕育出的一群“最可爱的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志愿军将士及英雄模范们的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20年10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习主席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我要告诉那些为人类和平和祖国安宁献出生命的战友,党没有忘记我们,人民没有忘记我们。”89岁的志愿军老兵张恒志学习习主席回信后,湿了眼眶。
就在1个月前,张恒志的117位战友在阔别祖国近70载后终于叶落归根。“我们向志愿军英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2020年9月27日,搭载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军运-20运输机飞行员与机场塔台的空中对话,代表了全国人民对英雄的崇敬与哀思。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那些“视死忽如归”的民族英雄,不论长眠何处,都值得永远缅怀和铭记。2020年2月,退役军人事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境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用法律捍卫安葬于27个国家约180处境外烈士纪念设施的11万英烈的尊严。2个月后,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成立,为的是让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纪念的忠魂都得以安息,让每一个不惧艰险、英勇牺牲的无名烈士都拥有“不朽的名”。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前人肇始,后继不衰。
在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上,聆听了3位抗美援朝老兵深情讲述志愿军官兵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后,一声集结号响起,所有“最美退役军人”获奖者面向舞台中央的3位老英雄,庄严地敬上军礼,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是致敬,更是传承。“最美退役军人”是一个光荣群体的侧影,向世人勾勒出老兵最美的样子——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
这本色是军人的品格,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穷力量。
冲锋
2020,不平凡的一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年中国退役军人的姿态,无疑是“冲锋”。
白纸、黑字、红手印,请战、入列、去战斗。
闻令而动,向战而行。一幕幕相似的场景,在抗疫前线、抗洪前沿和脱贫攻坚一线屡屡上演;一列列同行的身影,在新的“战役”中冲锋在前。
“国家和人民需要之日,就是我们付出之时!”一位老兵朴素又真挚的话语,道出广大退役军人的心声。
当疫情突如其来,在医疗救治的最前线,在保障供给的“生命线”,在社区防控的第一线,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各地,处处闪现着退役军人重披战甲、奋勇当先的战斗身影:他们是星夜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是火神山、雷神山建设工地的建筑工人,是仓库里搬运物资的志愿者,是社区农村防控卡点的工作人员……在2020年这场全民抗疫战斗中,广大退役军人坚决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成为疫情防控中一支“硬核力量”。
当洪水咆哮而至,一声“集结号”,万千老兵归。安徽省枞阳县长河水位暴涨,49名老兵在一天内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组成退役军人先锋队出现在抗洪一线。山西省孝义市10名退役军人在新闻中得知江西省鄱阳县洪灾严重,自发组成退役军人抗洪救灾志愿队,驾驶2辆车跨越1300多公里,赶赴鄱阳县参与抢险救灾……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成千上万的退役军人闻“汛”归队,争分夺秒地转移群众、封堵管涌、巡堤固堤,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堤坝”。
当人民翘首期盼,众多老兵主动请缨,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贵州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其中,离不开贵州省9116名“兵支书”的艰辛付出。他们埋头苦干,“战法”多样,带领群众攻克一个个脱贫战场上的“堡垒”,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其中贡献突出的贵州安顺“兵支书”脱贫攻坚代表队获评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
一日从军,一生是兵。老兵,是“军人”这个身份在离开军营后的延伸。脱下军装,“他们”变成一个个“他”或“她”,变成大多数平凡的普通人。然而,在一个个危急、吃劲的关键时刻,军旅生涯熔铸的赤子情怀,让“他”和“她”自觉迅速地汇聚成“他们”,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甘愿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
一声“到”,一生到。脱下军装,他们只是换个战场去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