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防既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双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人防部门按照这一思路,签订合作协议、发挥联动效应。前不久,江苏省苏州市人防办协调兄弟单位开展交流研讨,进一步细化合作思路。现将他们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整理成文,以期为国防动员单位助力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启发借鉴。
让兄弟单位“说上一家话”
陈正峰(江苏省苏州市人防办主任):不少同志都谈到,应从人口跨区疏散、专业队跨区支援、空情预警信息分发共享等战时行动的“小切口”入手,先分练后合练,逐步构建长三角人民防空一体化格局。构建这一格局,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各个单位的通信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以确保联合行动的高效统一。
让兄弟单位“说上一家话”,不仅是战时防空的指挥需要,而且是平时参与抢险救灾的现实需要。我们只有做到“叫哪哪通”“随叫随通”,才能进一步发挥人防部门在一体化发展中的服务作用。
杨进(上海市松江区民防办主任):遂行战时人民防空行动,必须立足最困难的局面、最严峻的挑战。战场环境下,公用通信网络极易遭袭、遭毁,要想“说上一家话”,必须依靠保底的通信手段。人防部门的通信装备是按照战时需求配备的,应当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实现互联互通,以便在关键时刻有力保障联合行动。
郑传刚(浙江省湖州市人防办副主任):就长三角地区而言,人防通信设备在一省范围内实现互联互通比较容易,跨省区就比较困难;一种通信设备实现互联互通比较容易,几种通信设备同时联通就比较困难。训练是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要通过常态化的联训联演,打通制约信息共享的“阻塞点”,找到兄弟单位装备建设的“最大公约数”,以指挥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串联起一张覆盖长三角区域的“防护之网”,铸成一面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
把“地下长城”建好用好
朱桂华(江苏省南通市人防办主任):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防工程“战时保护生命、平时服务生活”,是人防部门服务城市发展、服务群众生活的主要载体。长三角区域人防部门应集中智慧和力量,把人防工程这一“地下长城”建好用好。
今年9月,经南通市政府批准,我们开始实施《南通市主城区人防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这套规划全面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把人防工程面积指标、战时功能、防护等级、规划布局、警报器材设置、互联互通等要求纳入土地出让和开发条件,实现了地上地下一体设计、平时战时统筹兼顾。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动规划落地落实,为实现长三角区域人防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
王文华(浙江省嘉兴市人防办副主任):近年来,我们依托海宁市进行人防工程产权改革试点,明确依法新配建的人防工程产权归国家所有,工程维护管理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迎刃而解,试点经验受到军地双方肯定。
姚金生(上海市青浦区民防办副主任):建好管好的目的是用好,使用人防工程的终极目的,是战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这方面,兄弟单位为我们探索出了不少方法路子。比如,2019年以来,江苏省全面推广推拉门式封堵新技术,有效缩短了人防工程平战转换的时间。苏州市人防办依托吴江区,开展工程平战转换试点,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要借鉴好、运用好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对人防工程实行全周期管理,努力实现最大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城市“生命线”织密防护网
陈正峰: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水、电、气、油、暖、通信、交通等城市“生命线”工程日益成为敌方袭击的重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战时很可能成为敌方攻击的目标。对此,人防部门应有清醒的认识,平时就要注重统筹区域资源、形成防护合力,确保战时人民群众生活不受大的影响,确保战争潜力不受大的损失。
梁兴甫(浙江省嘉兴市人防办副主任):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涵盖低空打击、伪装防护、消除空袭后果、预防次生灾害等多项内容,客观上需要各方力量齐参战、共上阵。我们将地跨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某水厂作为联合防护试点,在今年10月的“浙江金盾”演习中,三地以实兵形式联合防护、救援该水厂,初步摸索出兵合一处、将打一家的方法路子。长三角地区人防部门应发挥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的优势,按照就近支援、整体联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重要经济目标联合防护机制。
杜雷(江苏省苏州市人防办指挥和信息化处处长):组建权威、高效的联合指挥机构,是建立联合防护机制的首要任务。应依托各地人防指挥部,成立区域联合行动指挥部,指挥长由各地人防办主任轮流担任,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平时是友邻协作关系,战时在战区联指的统一指挥下,各方服从需求方指挥,实施跨区域支援行动,为城市“生命线”织密防护网。
上图:上海、江苏、浙江三地人防部门在某水厂联合开展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演练。张 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