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歇冬,富氧室里官兵训练忙
本报讯 李小龙、王悦报道:12月10日9时,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上,天空还未褪去黯淡,新疆喀什军分区克克吐鲁克边防连的官兵早已在富氧室内训练场展开训练,脚踩动感单车、手拉臂力器、平卧举杠铃……训练气氛一派火热,身着短裤背心的官兵满头是汗,而此时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为-20℃。
克克吐鲁克边防连驻地海拔4300米,高寒缺氧,含氧量只有平原的50%,官兵的日常训练受恶劣气候影响较大。“在极端环境下开展军事训练,官兵容易产生肌肉力量下降、速度能力降低、免疫力减弱、易疲劳等负面反应,并且随着寒冬的到来,问题会更加严重。”连长左亚宾如是说。
之前,该连的富氧室内训练场正式投入使用,配有制氧机、暖气、空气加湿器等设备,具有增氧、供暖、加压、新风置换等功能,室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指标均接近平原地区,氧气含量也比室外高出不少。硬件的改善,给训练方式带来显著改变。
“缺氧是高原环境威胁人体健康、降低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科学用氧可促进部队官兵对高原环境快速适应,对保持军事训练效能有重要意义。”教练员徐耀强向笔者介绍。为此,他们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认知和组训方法,连队主要利用早操以及体能训练时间组织官兵在富氧室内训练场进行高强度训练,保证官兵每日能够获得1至2小时的保健用氧,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官兵的实际吸氧量需求,增强其运动能力,还能促进官兵训练后的体能恢复,提高训练效率,促进训练成绩提高。
“当然,并不是所有训练课目都要在富氧室内训练场中组织,如自动步枪操作等一些运动量适中的课目,除非天气过于寒冷,在室外组织训练能够提升官兵对于环境的适应力,充分发挥官兵潜力,有效磨炼官兵意志。”左亚宾说。
舒适温暖的训练环境,极大激发了官兵的训练热情。前不久,该连被上级表彰为“四铁”标兵单位,并在军分区年终军事考核中一举跃居前列。
告别凿冰,高原兵站全天供热水
本报讯 刘磊报道:“用上热水,真是太好了!”12月初,西藏军区山南大站日当兵站传来喜讯,经数月施工,营区一座容量约为10吨的水塔修建完毕,解决了官兵的用水难题。该大站站长肖劲松介绍,这是他们为基层解决“六难”问题的一个缩影。
日当兵站驻地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藏地荒原,远离县城,社会依托条件差;常年平均风力达7级,高寒缺氧、环境恶劣。每年冬储冬备,官兵都要提前筹措生活用水,气候环境最恶劣的时候,生活用水只能依靠凿冰、化冰来解决。
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利益无小事。年初,上级党委深入沿线兵站调研,围绕用电、用水、取暖、医疗、吸氧、如厕等“六难”拉单列表,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针对吃水难题,他们专门从内地请来专家和工程队,克服环境影响,新建了一个水塔。笔者在日当兵站看到,水塔里的水直通宿舍,长明电接通后,通过电热能设备加热,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热水供应。此外,还配发了高原蒸箱和发酵箱,“馒头蒸不透、米饭煮不熟”等问题也得到根本解决。为让官兵温暖过冬,他们还在每个房间都安装了取暖设备;修建军营网吧,配备文体器材,丰富了官兵的通联和娱乐方式。
“我们还在下属兵站修建更加完善的设施设备,目前新修建了公共卫生间、定期巡检制氧设备,配备应急发电机,安装净水设备等,让边防官兵感受到满满的幸福。”该大站保障办助理员平措介绍说。
高寒缺氧不缺爱,官兵将关爱转化成练兵备战动力,铆在岗位上锤炼高原野战兵站伴随保障能力,为遂行多样化保障任务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