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辽宁省军地携手提升扶贫效益,带领30个脱贫摘帽村奔小康——

瞄准乡村振兴“踩油门”


■王 晓 范奇飞 本报记者 鲍明建

“老话儿说‘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可自打工厂建在村里头,这话也得改改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天寒地冻这心坎也暖!”12月4日,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杨家堡镇兴开岭村村委会里,村支书岳富德和记者聊起脱贫后的幸福生活,乐得合不拢嘴。这样的场景在辽宁省军区及所属军分区(警备区)结对帮扶的30个贫困村并不少见。截至2018年11月,30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摘帽,但辽宁省军区脱贫不脱帮扶,摘帽不摘责任,瞄准下一站乡村振兴稳踩油门,带领老百姓蹄急步稳奔小康。

跨区域帮扶,小山村引来金凤凰

“以前冬天我都是打牌、猫冬,如今可闲不住了,网上订单不断,这不,这些小杂粮今天必须得发出去,不能偷懒喽!”家住建平县青山村的王林手上忙活着,嘴里也不闲着,全是幸福的“唠叨”。

走进该村的杂粮粉加工车间,一入门,农机设备上刻有“大连军分区”的铭牌让记者了解到,这相距500余公里的牵手源于辽宁省军区跨区域帮扶的政策。

据悉,辽宁省军区协调省内经济发展较好的沈阳、大连和盘锦3个军分区(警备区),带着资金、设备、技术和出路而来,对口支援朝阳军分区结对的3个脱贫质量相对较低的贫困村。省军区司令员张联义说:“打赢‘最后一役’,就是要发挥跨域联合优势,集中多方联动攻坚,共同完成帮扶任务。”

同样受益于跨区域帮扶政策的还有岫岩县杨家堡镇兴开岭村,该村的帮扶工作在省军区的部署下,由丹东、营口、鞍山军分区一道负责。如今的兴开岭村已是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今年春天完工的二期工程包含21座食用菌大棚,经过半年多的生产运营,已经步入稳定增收的正轨,预计年收入达25万元,是去年的近两倍。

军队集团作业,攥指成拳精准出击

“军队的作风深刻地影响着老百姓,现在‘等靠要’的人没有了,大家伙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义县地藏寺满族乡乡长吕文博提起部队频频竖起大拇指。

今年春天受疫情影响,地藏寺满族乡的大棚蔬菜严重滞销。锦州军分区立即协调驻锦部队集中收购,好几个旅以上单位与该乡签订供销协议。菜农们安了心,拍着胸脯保证:“子弟兵放心吃,这些蔬菜都是出自高科技暖棚,科学种养,绿色又营养。”

2018年,锦州军分区协调团级以上驻军单位与当地政府协同攻坚,帮扶地藏寺满族乡。为提升扶贫工作效益,军分区制定帮扶对子捆绑机制、定期联络机制、现场办公机制和联动考评机制,带动驻军帮扶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由单方面行动向军地联动转变。

206亩观赏林“银中杨”亭亭玉立、7座高科技暖棚拔地而起、“肉驴养殖”项目年纯利润突破10万元……如今的地藏寺满族乡正向着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辽宁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任闵守斌说,扶贫更要保持连续性,下一步省军区还需着力提升帮扶成效,为村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

“领头雁”反哺帮扶,脱贫衔接乡村振兴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车新村,52岁的吴桂英给记者讲了自己“兼职”歌手的故事,一曲《祝酒歌》飘出窗外……

2015年,车新村在阜新军分区的帮扶下首次举办关山生态葡萄采摘节。那是吴桂英第一次作为农民歌手参加盛会,心里既激动又忐忑:“一个贫困村办采摘节,能有人来?唱唱歌葡萄就能卖出去?”结果,采摘节一举成名,葡萄一售而空,次年,该村整体脱贫。“集团化帮扶、合作化发展、企业化经营、市场化带动”的“车新模式”也随之在全省推广。

“车新村脱贫后,我们又包了两个村。任务难度提高了,但有‘领头雁’的示范带动,做工作也有底气。”阜新市太平区人武部副部长、扶贫工作队长肖建勇告诉记者,考虑到西大巴村土质与车新村相仿,就复制“车新模式”扶植该村发展冷棚葡萄,协调技术专家和车新村技术员来到该村组织技能培训;二门得力村既成功吸收了‘车新模式’的经营框架,又因地制宜建起养鸡场、种下鸡心果树……这两村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完成脱贫任务。

辽宁省军区政委梁平向记者介绍,在省军区帮扶的30个贫困村中,阜新的“车新葡萄”、鞍山岫岩的“洋河草莓”等32个重点帮扶项目都已形成规模,成为军字号项目扶贫窗口。产业扶贫形成“头雁效应”,在脱贫示范村反哺之下,省军区扶贫工作呈事半功倍的态势向深向实推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