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草木含悲、山河垂泪的日子里,举国上下将以各种形式缅怀83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共同追忆那一段苦难深重的历史,传递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铭记历史是最好的国防教育。作为构筑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体现国家意志的重要方式、建设全民国防的重要渠道,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什么样的教育形式更能深入人心?
毋庸置疑,宣传标语因为其通俗易懂、简单易记、朗朗上口,又意蕴万千,被人们作为经常性教育宣传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抗美援朝时期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等,虽然都是寥寥数字,却能让人在瞬间迸发出强大的自信和力量,从而激情澎湃地投身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滚滚洪流,其教育和宣传效果远远超出了标语本身。
反思当前的一些国防教育活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可谓不多,平台、渠道、手段运用不可谓不广,内容、方法、形式不可谓不新,教育效果依然有所欠缺。究其原因,教育找不准穴位、打不到点上,走不进人们的心里,激发不起深层次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
教育其实是一种传播艺术,什么方式最容易让大家接受我们就使用什么方式。2017年12月13日,一张令人心酸的漫画,在网络迅速传播开。画面上,从1937年到2017年,两个跨越时空的小女孩隔空对话,再配上“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的文字,戳到无数人的泪点。此后两年该团队推出的国家公祭日主题漫画,一直备受关注,究其原因还是“用最简单的画面表达出大家最真实的情感”。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开展行之有效、叩击灵魂的国防教育,必须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上做好文章。既要坚持高起点筹划、全方位融入、多途径践行、常态化推进,切实把国防教育作为向民族灵魂里熔铸精神、思想里渗透价值、骨髓里注入忧患、脑海里输送责任的战略工程,还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人而异、因事而化,紧紧盯住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投向,广泛采取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把大道理讲活、把正道理讲实,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小桥流水,不断提高国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国安才能家宁”的国防观念成为全社会共识。